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950章 解讀季氏篇(2/2)

作者:我說那個誰字數:4234更新時間:2021-04-28 13:27:20

    “他們兩人能左右得了季氏的決定?”樂歌道。

    “是!樂伯伯!”

    “繼續!”

    曾參繼續解讀道:“先生說:冉求,周任有句話說:‘盡自己的力量去負擔你的職務,實在做不好就辭職。’有了危險不去扶助,跌倒了不去攙扶,那還用你們這些輔助的臣子幹什麽呢?而且你說的話錯了。老虎、犀牛從籠子裏跑出來,龜甲、玉器在匣子裏毀壞了,這是誰的過錯呢?這難道不是負責看守人的錯嗎?”

    “你先生埋怨起來了?”樂歌道。

    “是!樂伯伯!”曾參應道。

    “埋怨他們有毛用?你先生他難道沒有當過官?不知道做臣子的難處?”

    “是!樂伯伯!”曾參又應道。

    顓臾:音zhuānyú,魯國的附屬國,在今山東省費縣西。

    東蒙主:東蒙,蒙山。主,主持祭祀的人。

    周任:人名,周代史官。

    “繼續!冉有或者子路是怎麽解釋的?”樂歌問。

    曾參解釋道:“冉有說:現在的顓臾,早已經是我們的附屬地了,而且離費邑也很近。現在不把它奪取過來,將來一定會成為子孫的憂患,戰爭隻是早晚的事。”

    “冉有的意思?戰爭無法避免?”

    “是!樂伯伯!”曾參應道。

    “繼續!你先生是怎麽說的?”

    曾參繼續道:“先生說:冉求,君子痛恨那種不肯實說自己想要那樣做,而又一定要找出理由來為之辯解的作法。我聽說,對於諸侯和大夫來講,不怕人口少,而怕不均。不怕貧窮,而怕不安定;由於財富均了,也就沒有所謂貧窮;大家和睦,就不會感到人少;安定了,也就沒有傾覆的危險了。

    因為這樣,所以!如果遠方的人還不歸服,就用仁、義、禮、樂招徠他們;已經來了,就讓他們安心住下去。現在,仲由和冉求你們兩個人輔助季氏,遠方的人不歸服,而不能招徠他們;國內民心離散,你們不能保全,反而策劃在國內使用武力。我隻怕季孫的憂患不在顓臾,而是在自己的內部呢!”

    “你先生什麽意思?我沒有聽懂!他是在埋怨冉有和子路沒有做好本職工作,不是一個合格的臣子。對於此事,他們兩人是要負一定責任的!”樂歌道。

    曾參回答道:“先生不主張通過軍事手段解決國際、國內的問題,而希望采用禮、義、仁、樂的方式解決問題。”

    “行得通麽?”樂歌問。

    “這個?”曾參頓了頓,解釋道:“先生認為行得通!”

    “你先生提出的: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還有有可取之處的!”樂歌點頭道。

    “謝謝!謝謝樂伯伯!”曾參當即感謝道。

    “你先生的意思是:冉有和子路二人,其實早已默認了季氏的做法。過來問你先生,隻是走形式而已。你先生看出來了,所以指責他們。”樂歌道。

    “是!樂伯伯!”曾參應道。“但是!不僅僅這些!樂伯伯!這一篇‘季氏篇’跟上一篇‘衛靈公篇’一樣,開篇隻是一個引子!樂伯伯!”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