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六章 死而複生,絕無偶然(1/5)

作者:溫暖字數:38942更新時間:2023-09-30 22:26:47

    言必行,行必果

    巨人大廈倒塌過後,史玉柱從公眾的視野中銷聲匿跡了3年,買樓花的人除了對其怨恨之外,就隻剩下無可奈何的抱怨。

    但史玉柱承諾過要還錢。於是,在2001年1月30日,一條公告出現在《珠海特區報》上,署名是一家叫“士安”的公司。公告標題為“收購珠海巨人大廈樓花”。公告說,要以現金方式收購當年巨人集團在內地發售的樓花。分兩種收購方式:一是按當時買樓花價格的100%收購,支付分為兩期,40%為現金支付,剩餘60%在2001年年底支付;二是以買樓花時價格的70%一次性收購,時間為1月31日至2月15日。

    後來,央視名嘴方宏進在他的母校——也是史玉柱的母校——深圳大學,當著全校師生的麵采訪過史玉柱。最後幾條采訪問題是關於還錢這件事。方宏進問史玉柱:什麽時候想還錢的?一開始史玉柱沒有正麵回答,而是說:我讓“汙點”變成“好處”。

    接著,方宏進又做了一定的提示,他問:“很多人都在猜,你是當初跌到穀底時就已經下定決心要還錢,還是等到腦白金賣到一定程度,覺得有能力還了,才開始還錢的?”最後他又加了一句:“實話實說。”

    方宏進是在探究史玉柱還錢的具體動機。人非聖賢,如果說史玉柱的還錢舉動完全是出於個人目的,似乎不太恰當;但若說他一點個人目的都沒有,也不大可能。

    史玉柱“嗯”了兩聲,然後回答:“我1997年夏天是最胖的,當時巨人救不活了,人特別輕鬆,精神最好,還錢是我公開承諾的,但那時候沒有時間表……後來腦白金做起來了,我才開始考慮什麽時候還的問題。”

    史玉柱的回答比較坦誠,沒有水分,符合實際情況。還錢是他當眾許諾的,也是跌落穀底時就決定的。但是,什麽時候能還清,靠的不是主觀動機,而是客觀能力。

    當時他還不知道自己具體什麽時間有能力還上這筆錢,沒想到諾言會兌現這麽快,既證明了他賺錢的能力,也證明他吸取教訓後,經過實地市場調研,了解消費者心理和需求取得成功的事實。

    其實,當時還錢公告上的士安公司,也給公眾留下了一絲謎團。外界紛紛猜測公司代表到底是誰,後來才知道,士安公司正是史玉柱幕後一手策劃的。

    那麽,他這樣做又是為了什麽呢?是掩人耳目嗎?其實他隻有一個目的,就是把錢還給老百姓。

    後來經記者核實,史玉柱在準備還錢之前,考慮過兩個方案,一是以個人名義還,二是以珠海巨人名義還。權衡再三,他感覺這兩個方案都不能把15億人民幣安全還到老百姓手中。因為巨人集團還有企業債務,而他本人是巨人的法人代表。因而,為了還債,他注冊了這個“士安”公司。

    方宏進也問過他,是否是用這15億挽救自己的名聲?如何來計算這筆賬?

    方宏進作為記者,提出的問題顯出咄咄逼人的氣勢,作為名人和企業家,史玉柱直麵他的提問,而且也毫不避諱。

    史玉柱解釋說,還錢是他自己給自己的壓力。如果欠錢不還,新企業一旦做大,在合作方麵就可能出現問題。由於你賠了錢就不還錢,大家對你就有了戒備心理。可是還了之後呢,本來的汙點就可能變成對你有好處的事情,也更容易找到合作夥伴。

    他還談到一件有趣的事情:現在如果他們公司去銀行申請貸款,銀行連抵押都不要,說隻要史玉柱在,隻要有史玉柱簽字,就可以給他們貸款。

    史玉柱成了“信譽”的象征和代名詞。

    正像他把腦白金在消費者頭腦裏符號化為“送禮的首選”一樣,現在他也把自己符號化為“無價的抵押品”了。

    當然,他主動交還本來可以逃避的債務,換來的並不全是理解和支持。有人質疑他是為自己的新產品腦白金炒作。其實炒作倒不至於,但這次還債的確達到了“一舉兩得”的效果。從道德角度出發,他挽救了自己的個人形象,信守當初的承諾;從利益角度考慮,這次還債使他和他的新公司再次名聲大噪,他付出15億元,換來的是10億元的廣告價值。

    後來,他參加央視《贏在中國》節目時,就坦言人應該善於製造事件,吸引媒體主動來關注。

    方宏進問他,還錢時有沒有擔心賺的錢不夠還?史玉柱說,1999年時,腦白金就已經有了相當的規模,其實,他們著手還錢的時候,手邊的錢已經夠了。把這筆錢從公司抽調出來,也不影響公司的正常運轉。

    方宏進又問:已經還了多少?

    史玉柱回答:“已經還了98%,還有2%沒還。一是有些人去世了,二是有些人出國找不到了。但那些錢我們都給他們放著……”

    2001年2月3日,一則消息自上海報紙刊登,並由史玉柱親自出麵證實——上海健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已變成上海民營企業中的納稅大戶。他之前的兩種還款方式,也是與50名投資人代表協商的結果。他又一次公開表示:“隻要我不出問題,隻要我這個人不出問題,欠款就不會出問題。”

    他表示:“這樣的還款方式好像還是讓老百姓蒙受損失。如果要算利息算精神賠償,恐怕10多億元都不夠,但對於我來說,這簡直是天方夜譚,就是5個億我也拿不出來。我感覺已經盡力了,良心上感覺安慰了。至於這兩種方案,我們做過電話調查,發現主要有兩類人,一類占多數,說是打個5折一次給就行了;另一類是最好分兩期給70%,先給50%後給20%。我們開始報給珠海市的方案也是這樣的,在實際操作中我們又相對提高了……現在我個人拿出上億的錢已經不容易了,希望大家也能夠理解。”

    史玉柱在還錢時是清醒的。他意識到如果把通貨膨脹率和利息等其他收入算進去,15億元的價值肯定還要有所增加。然而,中國老百姓也許對不講誠信的行為頗為“習以為常”,一點不抱奢望,他們隻希望哪怕能還一半,或者打個折扣都行。

    對於史玉柱還錢的事情,負麵的聲音隻占一小部分,大多數人對他還是持相當的肯定態度。

    當他還錢的事情在媒體上被鋪天蓋地報道時,一些網站甚至開辟專欄來討論這件事情。有數百網友對史玉柱做了評價,大多數人都認為他既然能夠跌倒再爬起來,就足夠令人欽佩。有的網友還說“史玉柱是真正的巨人”“是條漢子”“真正的英雄”。

    不管是出於良心還是商業炒作,總之,史玉柱收購上海樓花這件事的轟動效應比起聲勢浩大、沸沸揚揚的腦白金廣告宣傳活動,有過之而無不及。坊間對他還錢的舉動議論紛紛,爭辯之聲繞梁三日,不絕如縷,他無奈下選擇接受《北京青年報》的專訪,做了一個題為《我想站起來,背著汙點做不了大事》的長篇專訪。

    對於某些所謂的“經濟學家”的言論,史玉柱不可能全無一絲氣憤。專家發言批評史玉柱,巨人公司是無限責任公司,這錢本來就應該還的,有什麽好宣揚的呢?

    對此,史玉柱認為,這個經濟學家不懂“法”,巨人公司在1992年注冊,當時還沒有《公司法》,所以沒有有限、無限之說。按經濟學家的觀點,他應該把精神損失都補償上,應該還15億才對。這種說法,讓他感到很無奈。

    《中國青年報》的記者也問史玉柱,為什麽可以不還的錢你要去還,在這個時代,這看上去太“古典”了。

    麵對記者的提問,史玉柱回答:“因為我們堅信將來還是要做大事的……背著汙點做不了大事。誰都會說:這個人把公司搞得一塌糊塗,欠老百姓錢也不還。這樣的話你將來什麽事都幹不了。”

    事實上,不少人隱約感到史玉柱還錢的舉動肯定有個人目的,但大家又普遍犯了一個錯誤,就是目光又像當初有人說他要拿著1000多萬元“攜款潛逃”一樣短淺。

    其實,史玉柱的確在很大程度上是為了自己,但正因為他不抱短期目的和動機,才會拿出這麽多錢還債。他的誌向始終是遠大的,目標和計劃也是長遠的。還錢的事情,隻不過是他前進道路上的一個小障礙,逾越過去,隻是為了能給自己和公司的將來創造更大的空間和機遇。

    福地,上海灘

    史玉柱的再次崛起,依托的是上海這塊風水寶地。他曾經負債累累,此時在上海重新站起來,了結了一直以來的心病,他表示要在上海重新拚搏一番,幹大事業,而上海健特生物也將啟用“上海巨人”的名稱。

    史玉柱在上海西區的一幢大樓裏接受了記者的采訪,39歲的他對記者說:“是上海使我重新站了起來。”

    東山再起之前的史玉柱,一直尋找機會重新開始。他正是看中了上海提供的優越創業環境,才帶領原班人馬落戶上海,成立了“上海健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他表示,是上海政府的支持、關心,加上上海良好的投資氛圍,促成了健特生物事業上的成功。

    史玉柱也為上海創造了15億元的稅收。

    上海創業的這幾年,在史玉柱眼裏,達到了比巨人曆史上最好的時期都要好的銷售額。以前的巨人集團,最高隻能實現27億元的年營業額,而在上海運作腦白金的年銷售收入達到10多億。

    也許是一種“做賊心虛”樣的感覺一直困擾著他,讓他如坐針氈,所以目標明確、誌向遠大的他,為了擺脫心魔,光明正大地做人做事,寧願苦熬幾年,把錢賺到手,還上舊債“重新做人”。

    珠海,讓他感受到了慘敗時被千夫所指的痛苦無奈,而上海則成就了他的東山再起。從此,他跟上海也結了緣,儼然已是一個地地道道的上海人。

    《東方新聞》報於2001年發表了《史玉柱在上海重新站起》這篇文章,有讀者打來電話詢問史玉柱這幾年臥薪嚐膽和隱姓埋名二次創業的經曆。記者響應讀者要求去采訪他時,看見他穿著一套黑色的西裝,裏麵是巨人集團以前生產的襯衫,連領帶也是。他說,這些都是那時頭腦發熱的產物,賣不掉現在就自己穿了。他似乎在有意告誡自己,過去的錯誤決不能再犯第二次。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