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35章 市場定位之術(1/5)

作者:安心字數:13208更新時間:2023-10-15 16:38:25

    一、定位的概念和理論

    市場定位雖然是無形的,但卻是有形的存在,它不是虛無的,而是無限的真實,因為它能支配大學的競爭活動。其實,市場定位,在工商界並不是一個新名詞,定位(Positioning)這一概念最早出現於A.裏斯和J.屈特在1969年6月的《工業營銷》(Industrial Marketing)雜誌上發表的一篇論文中,它的出現立即在美國廣告界產生了巨大反響,成了當時流行於美國的一個重要市場營銷觀念和技術,並迅速風靡全球。經過多年的發展和實踐,定位理論日漸成熟與完善,逐步演變為市場營銷理論中的一個重要分支理論。定位理論是與市場營銷環境、營銷觀念對傳播業的影響變化中同步發展起來的,它的出現被稱為營銷史上一次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革命。它結束了原先市場競爭無序混亂的局麵,使之變得更有層次、更貼近目標顧客的選擇。

    市場機製引入高教界使大學不得不在嚴酷的競爭中尋找生機。任何一所大學,如不順應這種曆史潮流,找準新的發展坐標,確定新的發展目標,是難以在競爭中取勝的。正如伯頓·克拉克所言:“競爭的狀態能激勵一些院校像企業那樣去尋找特色,並從中取得利益”。

    教育部部長周濟最近提出,高等學校發展要解決兩個問題,製定三個規劃,其中第一個問題就是學校發展定位問題。高等教育隨著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而發展,社會的多樣化,決定了高等教育的多樣化,高等教育的結構必須與社會經濟、文化結構相適應。每所大學都應該在社會和高等教育的發展中找準自己的發展空間。

    市場定位這一概念是在市場經濟的高度發展下應運而生的。在大學賣方市場下,畢業生、科技成果供不應求,賣方主導市場,根本不存在占領教育消費者心理的問題。然而,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和教育的國際化趨勢日趨逼近,高等教育大眾化的來臨,在高等教育市場有限的條件下,教育消費者吸納有限,豐富的同類教育“商品”不可避免地帶來教育“同行業”之間的競爭。這種競爭環境越來越激烈,最終逼迫大學尋找空隙,為自己合理定位。換句話說,大學想戰勝競爭對手,惟一的辦法就是占領教育消費者的心理位置,把競爭對手的“商品”擠出去,獲得消費者的首肯。

    中南大學校長黃伯雲院士認為,我國大學現在談發展目標定位,基本上是個“重定位”問題。所謂“重定位”,是指大學在沿著傳統發展軌道前進的過程中,因考慮高等教育麵臨新的變革而進行的發展目標的修正或轉移。這種動態性的發展目標定位,不僅僅局限於合並大學之中,舉凡感觸到變革的壓力而又希望不斷取得成功的學校,都應當發揮教育學家與教育管理者的“思想智慧”與創新能力,用陌生的眼光去看熟悉的事物,力求在傳承中創新開拓,內化現代辦學理念,外顯辦學優勢與辦學特色。大學發展的目標定位,雖然是大學領導層的一種戰略決策,但這種行為的產生並不是主觀意誌的結果。正確的大學發展目標定位是主觀與客觀的統一,是繼承與發展的統一。在它的實際運作中,我們不能不考慮各種影響因素。概括而言,對大學發展目標定位影響較大的有:政府的教育法規與政策;社會公眾對大學的期望;大學可利用的辦學資源;大學競爭態勢等。對大學發展目標定位,就是將這些影響因素聯係起來,進行整體思考與整合設計。完整的大學發展目標定位過程,主要包括定位分析、定位描述和定位評估等三個大的技術設計階段,定位的結果應以學校發展規劃為基本載體。大學發展的目標定位,應從層次、類型、學科、人才和規模等方麵著手,從主體定位、時間定位、時效定位和方法定位等角度進行審視,而在具體內容上主要涉及學校經過發展後所能達到的功能目標、學科發展目標以及發展水平目標等,它們構成一所大學的發展目標體係。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