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39章 規模的博弈(1/3)

作者:安心字數:9000更新時間:2023-10-15 16:38:25

    大學規模是否適度是影響投資利用效率的一個重要因素。如果大學規模適度,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教育投資利用效率可達到理想的高度。但是,競爭的現實日新月異,各校的實際也繽紛多彩,在持續的變化中,沒有凝固、惟一、標準的“度”可供大學就地取用。因此,把握競爭的脈搏和本校的實際,追求一個相對適度的規模,爭取更好的辦學效益是大學應做出的慎重選擇。

    一、院校合並、合作:不沉的航空母艦

    院校合並的理論依據是經濟學中的規模經濟理論。“經濟學理論認為,經濟組織存在著適度規模的問題。所謂適度規模,即一個經濟組織,當其規模較小時,生產的成本高而利潤低;當其規模擴大時,單位費用將隨之下降。規模達到一定水平後再擴張,單位費用不但不會下降,甚至有可能上升。前者稱為規模經濟現象,後者則為規模不經濟現象。其中,成本隨著規模擴大而下降時的規模就是適度規模”。20世紀90年代中期,北京大學閔維方教授的研究表明:“生均成本隨著專業規模及係規模的增大而下降,且生均成本隨專業規模和係規模的增大而下降的速度是遞減的。”在這些研究的支撐下,許多高校紛紛合校、並校,傾力於打造規模龐大、基礎雄厚的綜合大學,力圖在新世紀發揮“船大好航行”的優勢,在競爭中謀求一艘“不沉的航空母艦”,乘風破浪,全速前進。

    院校合並作為新舊世紀交替時大學發展的最有影響的戰略之一,其優勢如下:

    優勢一:合並同類項,實現規模效益

    院校合並的突出優勢就是形成了規模培養能力,大大地提高了辦學效益。自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高校深受規模過小之苦。“小而全”的模式,使高校內部管理人員比例過大,行政效益低下,師資設備利用率低下,但相同類型的院校合並則有效地解決了這一老大難的問題。如上海城建學院、上海建材學院並入同濟大學,北京幾所農業院校合並為中國農業大學等,徹底打破了條塊分割,解決低層次重複辦學,效益低下等問題。

    中南工業大學、湖南醫科大學和長沙鐵道學院三校合並組建為中南大學,合並後中南大學通過認真研究,找準突破口,不僅未將原有三校的資源優勢稀釋掉,而且創新了辦學理念,提出“1 1 1—1:凝聚新理念新精神,”“1 1 13:規模效應提升實力”三個成功的不等式,三校合並成功地實現了學科融合和資源利用率提高,產生了明顯的規模效益,擴招後學生綜合素質進一步提高。

    優勢二:強勢互補,尋找新的增長點

    在高校係統內,大、中、小型高校之間存在著非線性的相互作用,有積極亦可能有消極的結果。通常情況下,院校之間的聯合,合作可以產生優勢互補的協同效應,使弱者變強,強者更強。不同類型的院校合並,可以形成專業互補、文理交叉滲透和結合,實現資源共享、學科間的碰撞、聯合等,這為開發邊緣學科、拓展新的知識領域搭建了絕佳的平台,也是培養複合型、創造型人才的“快車道”。

    國外高校之間早已嚐到聯合、協作的甜頭,並大有愈演愈烈之勢。從以下案例可以略窺一斑。案例:

    在美國馬薩諸塞州的康涅狄格河穀的阿姆斯特市鎮附近,分布著五所不同規模的高校,它們是馬薩諸塞大學、阿姆斯特學院、史密斯學院、霍爾約克學院和漢普學院。這五所高校在各方麵的相互合作取得了聞名全美的成功。被人們譽為“五校聯合穀”。“五校聯合穀”的相互合作方式主要有:A)共同製訂教學計劃,學生任意在各校選修課程,這些課程一般都是本校開設不出或比較弱的。B)統一聘用教師,實行教師跨校開課製度,鼓勵聯合穀內同一學科及不同學科領域的教師自由接觸交往。C)聯合創辦係科,共同組織專題演講,錄製電教課程。D)組織五校規劃委員會,共同製訂特別發展規劃、聯合高校聯合體的未來發展藍圖。E)借助電腦檢索設備,互享圖書資料。F)共同籌劃支付聯合體經費開支。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