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35章 張飛抓刺蝟(1/2)

作者:鱘魚字數:4318更新時間:2019-01-25 01:11:04

    去年地震以來,有兩個方麵讓我深感棘手,一是自然環境方麵,天災仍然不斷,老百姓的生活仍然不好過,雖然我已經付出了很多努力,可惜老天爺仍然沒長眼睛,看來這個所謂的地球小冰川期,不是那麽容易能熬過去的。

    二是人禍方麵,因為財力物力實在有限,而災區就是一個無底洞,外加有些官吏以權謀私中飽私囊,賑濟工作顧此失彼,雖然孫承宗極會用兵,但是麵對自學了遊擊戰術的“流寇”,始終不能將其一網打盡,農民起義大流行這個定時炸彈仍然存在。

    當然也有讓我感到欣慰的地方,周延儒在江南倒賣文物獲得的收益,加上江南資本主義萌芽日漸活躍,暫時讓我不必考慮財政危機,當然,日子過的也不寬裕。

    鄭芝龍接連擊潰多股海盜,肅清了通往南洋方麵的商路,被我擢升為副總兵;孔有德、耿仲明等毛文龍舊部經過改編,戰鬥力有了很大提高。

    葡萄牙雇傭兵的到來使我跟葡萄牙在澳門當局建立了聯係,並且正式解決了葡萄牙占據澳門的曆史遺留問題,那就是辟澳門為葡萄牙駐明朝公使館的駐地,葡萄牙隻有使用權而無任何主權,而且每年要繳納一筆費用……。

    那麽多欣慰當中,我最感到高興的是自己籌劃中的軍事政府有了初步進展,裁撤內閣大學士後,權力基本都集中到了我手裏,而我策略的重心就是大力推行軍事化管理,培養軍事人才,提高武將在朝廷中的地位,為“軍事獨裁”做準備,至於文官處理的政務方麵,因為有規可循,大體上沒有出現偏差,劉鴻訓錢龍錫等人生了幾個月的悶氣後,隻能妥協,老老實實的為我賣力。

    由我主導,徐光啟帶頭施行的兵工產業化,給我的國體軍事化提供了有力的器械保障,火槍方麵,雖然還沒有研製出燧發槍,但是打造的直線膛的火繩槍無論是在射程還是殺傷力等方麵,都有所提升,造炮方麵,仿製的紅衣大炮性能也不錯,其他類型的火炮也在加緊生產中,另外噴射火器也被重點發展,已經具備後世火箭炮雛形的噴射火器樣式、品種多達幾十種之多,而爆炸性火器地雷也是“科研攻關改進重點”,什麽石頭雷、陶瓷雷、生鐵雷等等,就連水雷的品種都被細分了。

    我可以毫不臉紅的說,現在的大明帝國,有世界上最大的“陸軍裝備生產線”。

    而我推行國體軍事化的最大動作,就是在長城一線堅壁清野,早些時候袁崇煥曾經上書,陳述山海關以西的防線比較薄弱,希望朝廷能加以鞏固。其實我比誰都擔心後金方麵從那裏殺到北京城下,因為那可是確實發生的曆史事件啊!袁蠻子還因為這個導火索把腦袋混丟了,我能不上心嘛!

    一方麵在長城西線施行堅壁清野的政策,發動(其實是征發)群眾參與到埋設地雷的行動中,凡是史書中記載的後金曾經走過的地方,被埋藏了十萬枚不同類型的地雷,此舉花費甚大,讓我心疼了很久。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