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405章 練拳(2/2)

作者:零點Q字數:7516更新時間:2019-03-22 11:21:48

    八意者,警、慌、狠、毒、猛、烈、神、急。要動中含靜,靜中含動,剛中有柔,柔中有剛。要靜時隨時可變之,要動時又隨時可定之,如山峰之起伏,外形公斷坐之,卻一脈相連其收發也。如饑鷹之下擊卑飛斂翼,如猛獸之將搏縮爪張牙其吐也,嗔目切齒雷霆萬鈞其停也,穩重踏實幾屹若泰山,不觸則柔,一觸則剛,遇剛則柔,遇柔則剛,剛極剛柔,柔極則剛,有橫有直,有上有下,直不離圓,橫不離圈,出手如風馳電掣,耳不及掩,目不及瞬,瞬息萬變,並無手跡可尋,若此方稱形神一致,氣態完整。應敵以鎮靜膽壯,精熟為主,逢機而人,遇隙即鑽,不招不架,出人自然,鎮定方能看出可乘之機、可踏之隙。

    信息中言,應敵一要心力,二要熟,三要膽壯,四要逼,五要精足鎮靜待,六要精神對彼映,七要氣力全身注,八要見勢順勢行,九要急快如閃電,十要發動不須停。

    要出手不見手,手到不能走,不招不架步落招成。

    又打招如走路,看人如蒿草,練空如打實,打實如練空,一動二靜必存應敵之心,發則金剛怒民守若菩薩低眉,守而如婦,奮而如虎。

    所以博獅用全力,博兔亦用全力,聲以驚之,勢以逼之,身法要靈活,步伐要相隨,斜肩切胯,一空胸緊腰,折腰疊肚,屈腳束身,擰腰鬆胯,縮頸長臂身法也,你進我亦進,你退我亦進。

    正所謂勁出於順熟,不出於強力,出強力則滯,巧出於久練,全賴日積月累,久練精熟,即可得心應手,藝精於思,故藝不精熟思則精。

    練功為強身,打拳為致用,故以強身為第一要義,練拳之外,還須練其他內功以養之,練功又養功方能達到擊技神化之境。

    在信息中除了拳路外,又有各種基本功,氣功等以補之,俾使氣血更加調和,內髒及各器官更加堅實,筋骨更加堅強有力。

    所謂相合內外一致,上下相隨完整一氣,人乃一完整之軀,內外必須一致,上下要相隨,要用六合勁,即眼與心合、心與氣合、氣與力合為內三合,肘與膝合、肩與胯合、手與足台為外三台,用與下身動作相隨。

    而身軀中正不倚不偏,下盤穩實勁發八麵,尾閻中正不偏方可,前後左右進退運用自如,方能有橫力直力,不致出項勁,方可變轉靈活。

    常樂提頂吊襠,含胸拔背,沉肩墜肘,十趾抓地。

    他呼吸自然,氣貫丹田,內七外三,意靜神恬,以意行氣,以氣以氣催力,力出自然,不僵不滯。

    常樂以意行氣,以氣引力,手足相合,身心相印,要有吞有吐,有鬆有放,後肘催前啟,前肩催兩手,內外上下完整一氣,這就是勁整。

    勁之發,須以意為指揮,運氣以促力,根在腳發於腿,主於腰發於兩肩,出於足趾手指,氣力相輔,氣促力走,力由氣發,一極動百極響應,一者不具則失其髓。

    又所謂三催著,即步催、身催、手催,有式止而力仍前貫之勢,勁斷意不斷,形斷而神又相連,吞即蓄,吐即發。吞吐是否中式內,外求於形,內求於氣,要極剛猛亦極自然,賜中含柔,柔裏有剛。氣上發於鼻,下按於丹田。

    常樂上身正直,下身彎曲,開拳用力,發手如握虎尾,前肘如頂泰山,所謂動中含靜,靜中含動,不滯不散不遲不斷,深得發勁之要旨。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