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1.29 同坑好友(2/2)

作者:熏香如風字數:5506更新時間:2019-06-30 03:02:41

    黃驃馬肚皮漸大。每天拉出去溜達,是為了便於順產。

    籠中鬥雞也日漸癡肥。除了打鳴這唯一的用途,不曉得還能幹什麽。

    劉小胖曾笑言,不如殺了吧。

    母親立刻翻臉。又說,鬥雞舞鶴,煮酒調琴,乃士大夫情趣。

    劉小胖幡然醒悟。這是臉麵。

    除了豪強地主,誰家會養一隻光吃不下蛋的鬥雞?

    老族長的嘴炮因何能成功。

    劉備也漸漸知曉。正如陳勝吳廣魚肚藏反書,學狐狸叫,這個時代的人,多少都相信一些所謂的‘天命’。跟著一個能使出地陷神術的王族後裔,前途顯然是光明的。最不濟,也比做賤民好吧。

    再許以利誘。工匠們自會舉家遷來。

    這個時代,也還沒有良賤不婚的律法。娶歌姬女妓者,大有人在。上行而下效。皇帝都如此,何況普通人。

    然,編戶齊民的戶籍製度,卻非常之嚴。

    平齊、齊平。齊民就是平民。唯有齊民,才能編冊成戶。

    工匠們想要落戶到樓桑村,須有正當的理由。

    置辦田產,顯然很正當。

    在樓桑村,向老族長買一份‘客田’,請求遷移到樓桑村就近耕作。立券為據後,由工匠本人上報鄉裏。理由就是‘買田遷戶’。經鄉裏的‘嗇夫’批準,並由‘鄉佐’辦理遷移手續,繳納更賦後,由遷出地給遷入地開具文書證明,遷戶隨之生效。

    可見,嗇夫除了“職聽訟,收賦稅”外,還掌管一鄉戶籍的權力。

    良田一畝,值萬錢。

    賣給工匠們的田產,都是劉氏一族的私田。若非茲事體大,哪有人肯賣?

    好在有老族長從中說項,劉氏族人才勉為其難,將各家的良田分出些許,忍痛賣與工匠。

    聽聞二叔家賣出甚多。劉備歎了口氣。果如他所想。二叔所賣之田,都是母親托他代管的自家良田。

    位於清溪口的水田,老族長看過,是一等一的良田。每畝可作價兩萬錢。

    一萬錢可不是小數目。工匠們砸鍋賣鐵也湊不齊。和族人商議後,老族長允許他們以工抵債。一種變相的徭役。劉備不禁也點了個讚。這裏麵不僅有勞動計價,還有分期償還的創舉。

    工匠們的工錢,顯然是找他們幹活的東家來出。

    出錢大戶,當屬劉備。

    聽說水田這麽值錢,劉備決定把先前碎石和(huò)稀泥草草建起的擋水壩,全都換成青石堤堰。圖剛攤開,老工匠伸頭一看,便脫口而出:“何不建渡口?清溪如今水大,舟船可行。涿縣河汊密集,頗為通達。走水路,許更便利。”

    “咦?”一不小心又被忽悠了個大工程的劉備,思前想後,這便欣然點頭:“如此,可行。”

    圖上的清溪口,即被看到了償還希望的老工匠,隨手改成了清溪渡。

    要花多少錢,劉備沒算。

    他被老工匠一句話點醒:‘清溪如今水大。’

    可不是麽?

    移除了如鯁在喉的巨石,河道通暢無比。以前孱弱的下遊溪水,今已頗為壯大。行舟亦無不可!就不知上遊野林內的河道是何光景,若是順流而下,舟船可達。

    嗯,找個時間去野林裏看看?

    42737/26159153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