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1.155 恩威並濟(2/2)

作者:熏香如風字數:5408更新時間:2019-06-30 03:03:22

    短短一月政清人和。加之有劉備麾下精兵強將坐鎮,除了幾家大族塢堡每日膽戰心驚。九江郡諸縣皆平。不見匪患。

    劉備對外的官職是郡司馬。

    然而,誰不知他是號稱麒麟子的大漢陸城侯。又是太守門下首徒。麾下虎賁,嫉惡如仇,卻與民秋毫無犯。又慷慨好客,頗有俠氣。種種義舉,惹來父老鄉親交口稱讚。

    正是借助劉備麾下的精兵勇卒,恩師才能政通人和,令下必達。膽敢忤逆不遵,這便兵發緝捕。粒粒人頭覓進侯的歌謠,絕非空穴來風!先清理掉漢人中的宿賊,恩師這才著手處理蠻人之事。

    俘虜的千餘人中,有渠帥數人。詳加盤查後得知,此次的主謀,乃是一個名叫許乾的人。

    再查此人,便有知情者來報,乃是妖賊許生之從孫。本是會稽人氏,許氏一門起兵作亂,年前剛被楊州刺史臧旻、丹陽太守陳夤、吳郡司馬孫堅等攻滅。祖孫三人皆已授首。餘賊卻保護許乾,逃脫追捕,來到九江。憑造反抄掠來的金銀結好各部渠帥,又借漢蠻不和,趁機起兵。本想學從祖故事,攻略縣城,擁兵自重,再稱皇帝。不料重金籠絡來的蠻族聯軍,卻被劉備一把火燒個幹淨。

    所幸逃跑甚有經驗。火攻當夜,留守營地的許乾在心腹親隨的保護下,趁亂而逃。不知所蹤。

    恩師和劉備皆信其未死。使人細細臨摹許乾相貌,遍傳鄉縣,重金海捕。

    少君侯言,捕獲許乾者,不論出身,舉為秩二百石之縣尉,另賞馬蹄金一百。縣尉與縣丞同為縣長(令)佐官,掌治安捕盜之事。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劉備相信,不久便會用消息傳出。

    蠻漢之爭,並不複雜。自越人南遷以來,皆我大漢子民。並無世仇。所爭,不過是水源、山林、湖澤、良田,諸如此類。前麵說過,當下莊園興起,地主豪強紛紛‘封山固澤’,占人田地。這才引發兩族毆鬥。地方官府又偏袒世家大族,屢又訴訟,多以蠻人敗訴,於是積憤而反,屢次叛亂。

    再加上有心人挑撥攛掇,蠻人渠帥皆見利忘義之徒。這便一擁而上,發兵圍城。

    事情大概就是這樣。

    盧植命人將俘虜的各渠帥親眷,請入陰陵城。已死於山火泥澤的渠帥,亦有家人到場。將曆年來的相關訴訟,逐條審判。世家大族侵占的蠻族土地,或是私捕的蠻人奴仆,盡數歸還。

    戰死的蠻族子弟,亦出錢撫恤。過往不究,然大逆不可赦!

    恩師上表請來聖旨。

    此次起兵攻掠鄉野,大軍圍城的渠帥、親隨,皆被問斬。從眾盡數赦免。

    劉備又進言,問斬前,可放渠帥與家人團聚,安排族中後事。再行問斬不遲。

    眾人皆反對。郡都尉鄭寶言道:若放歸山林,不啻縱虎歸山。逃之不及,如何還能自還?

    劉備答曰:國法亦容人情。先施人情,後行國法。乃稱仁道。有何不可!

    劉備名義上是他的屬官,可郡都尉鄭寶卻不敢與少君侯相爭。這便衝恩師抱拳,甕聲說道:若不來,又該如何。

    劉備衝恩師長揖一禮:若不來,備親提一軍捉來伏法。事若不成,提頭來見!

    讓劉備立下軍令狀,恩師這便同意放眾渠帥歸家,與族人訣別,安排身後事。

    42737/26159279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