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1.67 大明輪船(2/2)

作者:熏香如風字數:4906更新時間:2019-06-30 03:03:42

    改用舟船,運費自能降低不少。還賣八百錢,便是高價。五百錢也有薄利。若改成畜力驅動的車輪舟,運費還低。故而精打細算的鹽商,這便主動降價,隻為能改造船隻。

    劉備欣然同意。

    於是車輪舟便隨遼東田氏、河東鹽商,販運大江南北。漸被天下知名。

    鹽商的算盤打得不可謂不精明。改造之後的鹽船,運費降低。於是再販賣大鹽,無論是樓桑還是大江南北,折算成鹽價,都可比其他鹽商價低。同樣是一船大鹽,別家賣八萬錢。他賣七萬錢。且利潤還更高。同樣是河東大鹽,自然都買他家。份額亦隨之增多。遂成巨富。

    河東鹽商,視車輪舟為神物。這便紛紛販鹽樓桑,不求賺錢,隻為改造鹽船。

    劉備來者不拒。

    亦不怕技術外泄。車輪舟的原理並不複雜。然而考驗的卻是從設計、鑄造、安裝、維修、保養等一些列的技術規程。其中缺少哪一環,都力有不逮。仿造易,運行難。長久運行更難。故而還要定時往返樓桑船塢,維修保養。將鐵匠鋪搬去督亢後,工坊區頗有閑地。劉備便命蘇伯擴建船塢,改成前後兩列,六座百石船台。還有兩座獨立的五百石大船台。

    五百石以上,多是雙桅式樓船。在長江、大河,以及近海航行。需助風力。若隻用人力排槳,已難驅動。

    然而,大槳輪(明輪)的出現,讓五百石商船,舍槳棄帆,成為可能。

    五百石車輪舟,長三十六丈,廣四丈一尺,高七丈二尺五分,設八座大槳輪,以畜力驅動,暗藏撞角。稱:“明輪船”。可容戰士五百人,裝貨五百石。

    時下造船,非以噸位,而是以長度“丈”來計算。有豪商,比如遼東田氏,有船一千丈。

    明輪船,清溪上遊水路無法通行,卻可出白湖水砦,入督亢溝渠,經南巨馬水,再入酈亭溝水,往返與酈城、樓桑之間。出海更簡單。濡水合淶。南北巨馬水合成淶水,可入渤海。沿內海航線,便可舟行南北。

    時下城池皆依山傍水。除了據險而守,也享航運便利。水運遠比陸運省時省力,節省成本。

    明輪船有優勢,也有劣勢。若卷入水草,槳輪栓塞。便無法驅動。

    後世水戰,便有‘紮巨木為筏,塞諸港汊,又以腐木亂草浮上流而下,草木壅積,舟輪礙阻不行,束手被擒’的戰例。

    想要解決水草纏繞的問題,其實很簡單。槳輪外罩鐵絲網殼,便可。

    更有甚者。蘇伯受割草車啟發,在輪轂與軸架間安裝旋刀組,用以割除槳輪吸入的水草雜物。效果斐然。隻是用此法,太過耗費畜力。劉備便命人將旋刀新用一組齒輪單獨驅動。需要時,可使船上兵士合力搖動。如此蓄力驅動槳輪,人力驅動旋刀。成效斐然。

    明輪船一出,又將轟動臨鄉。

    42737/26159351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