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1.22 東西合璧(2/2)

作者:熏香如風字數:5410更新時間:2019-06-30 03:04:16

    次年。蔡、秦等人告別帝都,踏上“永平求法”的萬裏征途。曆盡艱辛,終在大月氏國,遇高僧攝摩騰、竺法蘭。又見佛經和釋迦牟尼佛白氈像。便懇請二位高僧東赴中原,弘法布教。十年,二位高僧與東漢求法使團一道,以白馬馱佛經、佛像同返洛陽。

    明帝龍顏大悅。對二高僧極其禮重。不但親自接見,還安排在鴻臚寺暫住。十一年,又敕令在洛陽西雍門外三裏禦道北興建僧院。為紀念白馬馱經,取名“白馬寺”。“寺”字源於“鴻臚寺”之“寺”。從此,“寺”字便成為寺院的泛稱。

    攝摩騰和竺法蘭在此譯出的《四十二章經》,為現存第一部漢譯佛典。繼攝摩騰和竺法蘭之後,又有多位西域高僧陸續來到白馬寺譯經。其後一百五十餘年裏,共計有一百九十二部,合計三百九十五卷佛經在這裏譯出。

    需要注意的是。

    時下,白馬寺的僧人,皆來自西域。並無漢人削發為僧。

    直到曹魏甘露五年(公元260年)。才有名叫朱士行的信眾登壇受戒,成為第一位漢地僧人。法號八戒。人稱‘朱八戒’。

    這座充滿了身毒(天竺)建築風格,又融入漢式亭台樓閣造法的宏大建築群,充滿了一種衝突又和諧的美感。

    洛陽信眾不少。卻無人剃度。

    穿街過市。剛入西郭。寺之東南,一座高五百餘尺,“珠宮幽邃,遙瞻丈六之光,窣堵淩雲,依稀尺五之上”,岌若嶽峙,號“齊雲”的舍利塔,便聳立在天穹之下。人稱‘齊雲閣’。‘齊雲塔’乃是後世稱呼。‘塔’字,除了臨鄉一地,中原還未出現。

    將信物交給寺中僧人。不久便回,請劉備入內。

    沿大殿一路穿行。入西院,止步在一間廂房前,引路藩僧自行離去。

    劉備示意賈詡輕輕叩響了房門。

    “請進。”字正腔圓的京畿官話。

    史渙上前替劉備推開房門。飛快掃過,又無聲退下。

    廂房四壁空空,別無它物。隻居中置一臥榻,前設矮幾。

    白眉垂肩,鷹目勾鼻的麻服老僧,正打坐榻上。

    劉備脫鞋入內,肅然行禮:“劉備拜見高僧。”

    “檀那(陀那缽底(danapati),施主)不必多禮。”老僧回以佛禮。

    劉備這便與賈詡走到近前,隔幾落座。

    老僧慈悲的目光,皆落在劉備身上。未曾看側坐一旁的賈詡半眼。

    “見到檀那,老僧方參透因果。”高僧先開口:“心願已了,此去再無牽掛煩擾。”

    劉備一愣:“我與高僧素未謀麵,何來因果?”

    不會見到我,你就要圓寂了吧!

    “你替她來,便是因果。”高僧一聲歎:“老僧隻怕窮盡畢生修為,亦消不掉檀那一身執念。”

    “我之執念,無需高僧費心。”劉備微微一笑。

    “切記。世間因果,皆在我。”高僧用梵文吟唱一句佛語後,再無聲息。

    許久。賈詡探手一試,已無氣息。

    “這就圓寂了?”驚詫之餘,劉備徒生出一絲無法衝破的慍怒。

    怎麽個意思?

    42737/26159459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