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1.199 款到發貨(2/2)

作者:熏香如風字數:5554更新時間:2019-06-30 03:05:13

    諸侯原本各有封地,南北朝改為遙領;隋唐改為食祿不封疆;明代就藩不臨民;清代藩王不離京城。

    作為最後一個裂土分封的封建王朝的一名高貴的列侯。

    劉備本就有三百裏富庶臨鄉,治下有城池十座,民眾百餘萬。

    料想,陛下定不會把他徒封別處。

    原因不複雜。劉備和陛下有深切的共同利益。百餘萬民眾,人稅六十三錢的獻費,每年陛下能收錢一億。此錢直入中署。而不入國庫。為陛下私人所有。

    一旦將劉備徒封到別處。將臨鄉變成涿郡下一縣,不僅人稅六十三錢的獻費再不可得,臨鄉一地稅收亦皆入國庫。從此與陛下再無半分幹係。

    家國天下。

    窮了自家,富了人家。

    如此本末倒置之大繆,精明如陛下,又豈能會犯?

    增封是必然的。

    如此一來,也就意味著,劉備的新封地,定是以原有舊封地為中心。攤大餅一般向外擴張。

    如遇臨近封國,則需避過。絕不能將他人封地,歸為己有。

    臨鄉周圍大的封國,有中山國,河澗國。次一些的有安平國,逎國。小的封地更多。

    尤其是虎踞幽州南界的河澗國和中山國。完全堵死了劉備南下增封之路。兩國國君皆無錯,陛下又豈能奪他人之地分給劉備。

    往北便是涿郡郡治涿縣城。往西又有逎國攔路。想來想去,隻能向東。

    “安次縣?”陛下亦皺眉頭。

    “正是。”司徒袁隗這便答道:“安次與臨鄉相接。其南境益昌一地,已先行歸入臨鄉。如今再將北境一並歸入,亦算是全人之美。”

    曆史上,安次確被封侯國。

    《後漢書·靈帝紀》有:中平三年,江夏兵趙慈反,殺南陽太守秦頡,六月,荊州刺史王敏(王叡),討趙慈斬之,因有功封安次侯的記載。

    “臨鄉侯本就是縣侯。又屢立大功,焉能不賞?縣侯之上,便是郡國。增區區半縣之地,如何能封國?”陛下笑問。

    “這……”司徒袁隗確實考慮不周。

    安次縣南境先已封出,如今隻剩一半。哪有封半個縣為郡國的道理。

    太尉許彧這便出列:“方城縣距臨鄉不過十裏,何不一並劃歸。”

    陛下欣然點頭:“太尉此言,甚慰朕心。”

    司空張濟又道:“有道是三縣為郡。範陽縣亦在臨鄉之畔,今漢初,亦為侯國。可一並歸入。”

    陛下亦點頭:“司空老成持重,乃國之棟梁也。”

    便是飽受荼毒的玄菟郡亦轄三縣,因功封國豈能少於三。

    如此一堂和氣。

    又怎能短了尚書令,兼大長秋曹節錦上添花:“剛滿三縣,封國略顯局促。何不將那隻剩一半的安次縣也加上,充做添頭。”

    “知我者,老大人也。”陛下撫掌長歎。

    諸如與劉備相熟的崔烈、楊賜等人皆沉默不語。麵上雖古井無波,心中卻也樂見其成。

    下轄範陽、臨鄉、方城、安次四縣為郡國,雖說並非前無古人,絕無僅有。然縱觀兩漢四百年,因功封國者也是少有!

    陛下,不少了。

    本以為就此作罷。豈料陛下忽指大漢山河圖上一處問道:“此是何地?”

    三公九卿,急忙伸頭看去。

    42737/26159641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