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1.55 築台募士(2/2)

作者:熏香如風字數:5536更新時間:2019-06-30 03:05:34

    劉備大喜。特命貲庫放貸一千萬,給河間王劉陔翻本。所謂投桃報李。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更沒有無緣無故的恨。

    劉備築高台,劉陔築債台。又豈止他一個。

    幾位國王,債台高築。這可如何是好……

    劉備命別部司馬麴義領麾下先登,駐守雀台障。以防備北麵來敵。

    長安城下殺亂羌者。赫赫凶名,早已遍傳北地。雖尚不能止小兒夜啼。卻也足以震懾宵小之輩。

    麴義率先登死士,一人雙馬,穿城而過。人馬如龍,氣勢衝天。濃烈的肅殺之氣,呼嘯撲麵,嗆得人難以呼吸。亦難招架。

    皆是刀頭舐血的豪勇之輩。

    方城縣內奸佞之徒,肝膽俱裂,紛紛遁走,四散逃亡。

    或遁入山林落草為寇。或逃亡邊郡侍奉胡人。

    縣內竟有野生賊寇?

    麴義聞訊喜從天降。

    立刻調集人馬前往剿匪。攻營拔寨,麴氏先登,舍我其誰。

    賊寇草結的營盤,如何能經得起先登死士的衝鋒。

    一日連破數寨。首惡盡誅。從眾盡數押入障城,收編留用。

    所得金銀糧秣,盡數上交國庫。劉備又命兩位國相從中下撥三成,犒賞有功之士。

    雀台一時間歡聲雷動。

    什麽,還要錄入軍功。這蟊賊的腦袋,還能作數?

    原來還有武功爵。

    王上果是明主也。

    有麴義鎮守,方城縣很快盜匪絕跡,民心安定,氣象為之一新。

    得方城令上報,劉備這便廣而效仿。

    兩位義弟,皆稱萬人敵。出鎮一方,隻當大材小用。

    作為國中人口次多的大縣。範陽縣的地位,自然尤為重要。

    劉備這便乘新晉下水的旗艦“遊麟”號,逆巨馬水而上,入北易水前往範陽縣。

    此次巡視國境,便是要未雨綢繆,查缺堵漏。搶在賊兵來襲前,做好充足守備。

    橫海校尉黃蓋,領薊國水軍,一路保駕護航。

    船上旌旗飛揚,當中豎一大旗,名曰:橫海纛?(dào)。

    水上舟船,紛紛避讓。待水軍遠去,往來船家,口中仍嘖嘖有聲,各自嗟歎。

    “範陽古郡,易水之陂,燕趙要衝,督亢腹地,既為膏腴之所,更兼八達通衢。戰國金台高築,人才紛聚。”

    範陽,地扼燕南,處衝繁域。

    境內地勢平坦,土壤肥沃。北易水、中易水,自西向東橫貫全境,合聖水匯入巨馬水。南易水與巨馬水合流滹沱水,東流入海。

    範陽原是深澤侯國。後為範陽侯國。

    縣內名勝古跡眾多。

    更有仿前漢長安,督造的長安城。

    此城建於宣帝時,時範陽公主嫁幽州刺史李宣。公主思念長安,乃於範陽縣築此城,象征長安,故名之。城中有棗樹,開花而不結果實。枝皆向西南,俗謂思鄉棗。

    長安城南,高裏村。為戰國末荊軻好友高漸離故裏。漸離為荊軻刺秦送至易水,奏易水歌。後在秦宮以築(樂器)擊殺秦王未遂遇害。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複還。

    燕趙舊地,慷慨悲歌。

    英烈何其多也。

    42737/26159698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