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1.56 巡視國境(2/2)

作者:熏香如風字數:5064更新時間:2019-06-30 03:05:34

    其西北四十裏,有伏圖城。再往北二十裏,有長安城。黃金台,便坐落在伏圖與長安之間。

    還有眾多鄉邑,散落在縣境之內。中易水,繞範陽城而過。為考察民生,劉備並未乘船直抵城下。渡口下船後,換乘黃駥馬,與一幹人等沿官道而進。一路走來,見兩側麥田已收割完畢,麥秸堆滿了田間。比起臨鄉一地還未收割的水稻。薊國餘下各縣,種植的多是小麥。從下季開始,將陸續改稻作。

    製約稻作的最重要因素便是水源。時下洪水泛濫。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正適合通渠圩田。官道年年修造,狀況還算良好。範陽縣曾為深澤國,足見水大。時下仍有許多陂澤散落其中。林幽草茂,風光迤邐。

    “城、邑十,港八,倉十,關一,砦二。”三百裏臨鄉,便有城池十座。範陽縣除去兩三座城池,餘下多是鄉野。地力未能盡顯。劉備此來的另一個目的,便是築城。

    黃金之後,戰亂不休。流寇、亂軍,四處逃竄。治安迅速惡化。有一道堅固的城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劉備走精兵路線,麾下兵士並不多。守備千裏國境,若皆是散落的鄉野,一旦賊兵來襲,四處狼煙。又如何能及時馳援。

    正如無名王飲恨城下那般。人皆城居,憑借堅城高牆,再令手持弓弩,經過兩年軍旅生涯曆練的民兵守城。足以將亂軍擋在城下。為大軍馳援,創造寶貴的時機。

    城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營造城池,臨鄉一地,上至主公劉備,下到販夫走卒。皆深入人心。築城不要太有經驗。以前,劉備總覺得漢代的夯土牆,比起同時代羅馬高聳的石頭牆,實在有些不上檔次。然而,真正活在時下,劉備才明白夯土版築牆的恐怖。

    讓漢朝能在缺少石塊的隔壁大漠,僅用紅柳和泥土,便築起一道堅固的外長城。擋住匈奴南下的鐵蹄。而中原大地,取黏性較強的黃土,版築夯實後再外包一層漢磚,便是堅城一座。就地取材,便於營造。乃是夯土版築牆最大的優勢。

    若全由石頭營造,茫茫戈壁,到哪裏找這麽多的石頭。還要再鑿成方正的石塊。極費工時,且建造緩慢。

    所以,羅馬人才說,羅馬不是一日建成的。找石頭也要很久啊……

    尤其對各種工程機關器齊備的薊國良工來說。造城實在是太容易。

    國庫充盈。錢不花掉,留之何用?

    何為明主。便是看如何賺錢,賺錢之後,又如何花錢。

    入都亭時,忽聽有人引吭高歌:

    大道夷且長。窘路狹且促。

    脩翼無卑棲。遠趾不步局。

    舒吾陵霄羽。奮此千裏足。

    超邁絕塵驅。倏忽誰能逐。

    賢愚豈常類。稟性在清濁。

    富貴有人籍。貧賤無人錄。

    通塞苟由己。誌士不相卜。

    陳平敖裏社。韓信釣河曲。

    終居天下宰。食此萬鍾祿。

    德音流千載。功名重山嶽。

    42737/26159699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