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1.85 興兵討賊(2/2)

作者:熏香如風字數:5042更新時間:2019-06-30 03:05:46

    “校尉回城,速開城門!”北門守衛遠遠看見,這便放下吊橋,開啟城門,放騎兵入內。一路穿城而過,見兩側大營篝火熊熊,流民多以安睡。關羽這便稍稍提韁,赤菟馬隨即放慢腳步。身後騎士亦隨之勒馬,隆隆蹄聲漸不可聞。

    “校尉,王上為何不將流民收為國民,反而令置籍簿?”說話之人,乃是出身別部鮮卑的軍曲候拓跋孤。本為禿發鮮卑前部落大人拓跋詰汾之長子,原名禿發匹孤。後禿發部改稱拓跋別部,於是便改名為拓跋孤。還有一幼弟,本叫拓跋力微,現已改名拓跋微。就讀於薊國太學壇。幾位叔父,拓跋儈、拓跋蓋、拓跋機之子,或在關、張二校尉軍中任要職,或就讀於薊國太學壇,亦或是拜師學藝於演武場薊國軍校。不一而足。

    正如鮮卑大單於死前將權杖轉贈給劉備一樣。殺死老王便是新王。此乃草原的道義。且弑父殺兄,在鮮卑人眼中亦不算大事。殺母才是血仇。劉備將鮮卑家眷,安置在西林邑,一家老小衣食無憂。母親得以安居,頤養天年,拓跋孤和拓跋微,自當忠心不二。

    野心永遠和實力成正比。

    不過是五百人軍曲候的拓跋孤,距離所謂的野望,還很遙遠。時下正值壯年,可堪一用。且一旦徹底漢化,今生將不再言反。草原是何等之酷烈荒涼,關內是何等的富足美好。馳騁草原,縱橫大漠,亦非不可。隻需安家在薊國便一切皆好。

    如甕城大營。

    關羽這便升帳議事。

    “主公讓我等攻占高陽城。”關羽開門見山。

    麾下軍曲候各個躍躍欲試。

    高陽城在南,距三台城百裏。屬博陵郡。博陵郡,今漢本初元年(146年),質帝追尊父(劉)翼陵曰博陵,因以為縣,又置郡焉,治博陵。建和二年(148年),更封帝弟都鄉侯碩為平原王,留博陵,奉翼後。尊翼夫人馬氏為孝崇博園貴人,以涿郡之良鄉、故安,河間之蠡吾三縣為湯沐邑。碩嗜酒,多過失,帝令馬貴人領王家事。

    “(和平二年)五月辛卯,葬孝崇皇後於博陵。”又“(延熹元年)六月戊寅,大赦天下,改元延熹。丙戌,分中山置博陵郡,以奉孝崇皇園陵。”

    “(永康元年)是歲(167年),複博陵、河間二郡,比豐、沛。”

    此二郡,竟可與高祖為太上皇時所建之新豐,及發跡之沛縣故鄉相並論,其繁盛足見一斑。

    時下皆為河間國所有。正因富庶,而飽受荼毒,被賊兵大肆抄掠。民眾一路北上,多滯留在三台城中。

    拓跋機之子,軍曲候拓跋威這便問道:“此城堅固,我部皆是騎兵,若無攻城諸器,如何攻城?”

    關羽言道:“騎兵豈能攻城。隻需待城破,一路掩殺便可。”

    拓跋蓋之子,軍曲候拓跋雄這便問道:“何人破城?”

    “別部司馬,麴義。”關羽答道。

    “原來如此。”眾將幡然醒悟。麴氏先登,如雷貫耳。

    “厲兵秣馬,雞鳴時隨我出征。”關羽一聲令下。

    “喏!”眾將轟然應喏。

    42737/26159728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