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1.172 自掘墳墓(2/2)

作者:熏香如風字數:5068更新時間:2019-06-30 03:06:23

    “何不在隴山,上置一關?”軍師笑答。

    “軍師所指,莫非是大震關!”宋建幡然醒悟。

    大震關也稱隴關。因置關於隴山之上而得名。在隴縣境內。隴山道路艱難險峻,太始二年(95年),武帝率百官巡遊崆峒,途徑此處時,遭遇雷震。大震關之名由此而來。後世大震關,有“關陝鎖鑰”之譽。被視為關中諸塞之西塞。張騫出使西域、絲綢之路、唐玄奘天竺國取經、文成公主進藏,皆經“隴關道”。

    北周天和元年(566年)於此設置關隘,時下隻有烽堠,還未連成關隘。

    換句話說。正因身受漢軍東西夾攻的巨大生存壓力,才讓兩座雄關提前出現。

    “待二雄關建成。隻需再屯兵大河津渡,立寨群山孔道,據險而守。金城、天水二郡固若金湯。三路漢軍遠道而來,如何久持?一旦關東有變,天公將軍揮師西來。三路漢軍即刻土崩瓦解,飛灰湮滅。”軍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裏之外。頗有謀主之風。

    細細想來,卻是妙計。

    不愧是西涼名士。所謂盛名之下無虛士。能請動閻公為軍師,真乃天大的幸事。

    “如此,何人去金城津,大震關築城固守?”王國乘機追問。

    “某願往!”韓遂奮然起身。

    “某亦願往!”邊章亦不甘人後。

    目光掃過諸將,見再無人應聲。王國這便幹笑道:“有勞兩位將軍。民夫、匠人,但憑取之。定要如期完工。切不可怠慢。”

    “事關我等身家性命,豈敢拖延!”韓遂抱拳答道。

    王國欣然點頭。又衝隨他一起扯旗造反的三十六部羌渠言道:“諸位渠帥,回去且收攏部族,悉數遷入二關之內。亦不得延誤。”

    “我等遵命!”羌渠紛紛起身。

    “諸將分兵把守津渡、孔道,不可有誤。”王國再出將令。

    “謹遵合眾將軍命!”眾將六神歸位,氣勢如虹。

    “且散了吧。”王國誌得意滿,起身離去。

    目視眾將有說有笑,三三兩兩結伴而去。閻忠嘴角笑容,一閃而逝。

    閻忠不過是名士。如此奇絕毒計,又豈能出自他手。

    自是薊國謀主,聯手布下。

    兵分三路,大張旗鼓。便是行敲山震虎,打草驚蛇。薊王赫赫凶名,便是無形利器。賊眾未戰先怯。不敢出兵與敵,隻想龜縮據守。

    於是因勢利導,順水推舟。四大府丞便想出了作繭自縛,甕中捉鱉之策。

    兩處雄關一起,賊人勢必龜縮不出。盤踞在金城、天水二郡,難有作為。隻需攻占金城,大震二關。便如兩頭紮緊的口袋陣。賊人插翅難逃是其一。兵敗後,不會令兵禍擴散是其二。可攻可守,進退自如,乃其三也。

    兩座雄關,既如此艱險,又當如何破關。

    列位且看守關之將,又是何許人也?

    一言蔽之,此乃無雙連環計也。

    薊國謀主,可當千軍萬馬。

    上兵伐謀,亦非說說而已。

    42737/26630487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