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1.25 水到渠成(2/2)

作者:熏香如風字數:5274更新時間:2019-06-30 03:07:43

    這便是農耕民族善戰之恐怖。先把大城堡堆在臉上。

    京沚城,橫豎五裏,居高而守。分,內中外三城。

    城高牆厚,中開四門,果有縣治氣象。

    城中居民,除去北上流民,還有分戶析產遷來的薊國百姓。薊國航運便利,乘船往來,不日可達。探親訪友,方便快捷。或有杞人憂天。如此分戶,若薊國田地不夠分時,又當如何?

    薊王胸懷天下。換言之,自帶地球儀啊。

    首任京沚令,便是原洛陽令周異。京沚雖不比帝都氣象萬千。然卻比洛陽縣治,闊氣百倍。且遠離天子腳下,再無百般掣肘,獨掌一縣之令,才智得舒。一展抱負,氣度尤勝先前。

    “拜見主公。”周異領杜襲、趙儼、繁欽等一眾宿吏,階下相迎。

    “明庭別來無恙乎。”劉備笑著逐一扶起。皆薊國棟梁之才。先守一縣,再守一郡,三守一國。四守何處,亦未可知也。

    “遠勝洛陽縣令。”周異實言相告。

    劉備笑言:“如此便好。”

    知周異出仕薊國,周氏宗人紛紛北上來投。被薊都尹婁圭,安置王城。皆已落戶,成為“薊人”。

    薊國的官吏宗族,移民中亦占不少。臨鄉外城,幾乎住滿。流徙隴右的罪官宗人,隻得遷入樓桑大溪地,便可見一斑。

    雍奴水退地幹。與右北平郡交界的大片荒地,無人問津。換言之,當初陛下大筆一揮,將整個雍奴藪,分封給了薊王。雍奴藪廣袤千裏,乃是與右北平郡之天然邊界。

    劉備此行,目的之一。便是要在京沚縣東,另辟一縣。

    王命即出,周異遂命匠人實地勘探。發現沒於藪中的古城遺址一座。

    “古城,東西約二裏,南北約一裏半。城牆尚存,殘高二丈餘,牆寬十丈,為版築夯土牆,夯土層厚十寸。據工師(匠師)估計,此城約在前漢末年,因海侵廢棄。問過附近漁人,名為‘秦城’。工匠在城內挖掘出秦紐銅印、前漢青銅盆、及‘大富牢罌’陶甕等器物。亦可佐證。”

    “此城西距雍陽幾何?”劉備問道。

    “六十五裏。”周異答曰。

    “太近。”劉備搖頭道:“雍奴藪徑三百裏。二縣當平分。縣治不宜相距過近。”

    “依主公之意,可將新縣治所,再東移百裏。尋址築城。”周異言道。

    “可行。”劉備欣然點頭。

    “敢問主公,新縣何名?”周異又問。

    劉備細看山川地形圖,手指利市渠言道:“此城當在渠北,山南水北為陽,便喚作:‘渠陽’。”

    “遵命。”

    “秦城亦原址修複,酌情擴建外城。以納民五千戶為宜。”

    “臣,遵命。”周異再拜。

    雍奴藪,徑三百裏。若以徑百裏為限,理論上劉備可新設九縣(按圓形估算)。先前粗分三縣,水退後,方知廣袤。見無人來爭,坐實“凡藪中皆為薊國土”。遣匠人實地勘測後,薊王預備再新設三縣。計六縣。

    如此一來,薊國將有十六縣。

    穩坐第一強國。

    辭別周異,劉備繼續南下,趕往雍陽。

    42737/425931312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