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1.37 鼇頭獨占(2/2)

作者:熏香如風字數:5048更新時間:2019-06-30 03:07:47

    如此想來,倭船怕隻能乘十餘人。

    收到薊王回書,三韓各自嗟歎。

    州胡島上,有淡水、耕地,及化外島夷。足可自給。以薊國之強盛,重金結好,島夷必欣然應允。先修港口,再辟田地。再擴港為城,馴化島夷。如此,不出數年,此島必為薊王所占。進而往來朝鮮半島與倭國列島,薊國皆十分便利。

    話說,薊王如何能知此島。

    三韓王,苦思冥想,不知該如何回複才好。所幸天寒地凍,滴水成冰。待來年開春,再做計較。

    如前所說。薊國航運便利。四海船商泛舟而來,入駐南港。初來薊國的藩商,需入都船署,驗明正身。上報航線、港津,及沿途見聞。由書佐編撰成冊,上報都船丞入庫。故薊王對周遭海域,已知之甚祥。

    此島,貴在自給自足。距離倭韓皆近。便於船隻往來。待港口建成,薊國名產、朝鮮、倭國物產,皆在此島匯聚。海船往來,日漸繁華。許多島夷,自願客庸港城,賣力為生。耳濡目染,加倍馴化。遂成薊國第一塊,海外領地。

    此皆是後話。

    稻收已畢,大建重啟。

    雍奴藪,新分七縣。文安大澤,同築五城。國中,諸如葛城、渾埿城等,古城原址重築,亦不在少數。再加撤村並邑,通渠築路。處處皆需人手。薊國似乎,亦自顧不暇。

    兩漢五銖,源源不斷運抵薊國,販回今季新穀。四海船商,皆趕在大河、渤海雙雙冰封前,購買足量食糧,已備歲末所需。

    黃巾亂後,餓殍遍地。萬幸朝廷,任人唯賢。各州刺史,堪稱循吏。餘賊或被剿滅,或下山投誠,或遠遁深山老林,不再為患。關東大地,休養生息。以備來年春耕。帝國減口二千餘萬。換言之,吃飯的人,終歸是少了一半。賑災救濟,亦輕鬆一半。無主之地,亦多一半。隻需天下不再生亂,剩下百姓足可糊口。

    王妃公孫氏,五日侍寢。此夜,本是王妃獨占鼇頭。奈何用盡渾身解數,亦難招架,次次完敗。於是乎,王妃常命安氏姐妹與東胡二妃,烏氏與副伏羅氏,相伴侍寢。

    亦如前所說。天子“禦幸之法”,乃是將八十一女嬪分九夜,二十七世婦分三夜,九嬪合為一夜,三夫人合作一夜,再加上皇後一夜,共十五夜。上半月先卑後尊,下半月先尊後卑,一月各輪兩次。

    因而從受孕幾率而言。單獨侍寢的皇後,成功率最高。三夫人次之。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女嬪,再次之。

    從此處,亦不難看出,古時,就連生育權亦有等級劃分。

    及漢時,皇後一月足有五次單獨侍寢。亦可見一斑。

    薊王深愛王妃。即便幸七妃,亦多以王妃為主。“鑿隧入井,抱甕出灌”,一月五次。

    月信遲遲未至,王妃或又有身孕。

    東胡二妃、安氏姐妹,怕也緊步王妃後塵,珠胎暗結。

    牛乳不可灌注,易滋生細菌。

    鹽水加蜂蠟,通潤而潔淨,乃不二之選。

    42737/484792119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