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1.64 輶軒之使(2/2)

作者:熏香如風字數:5414更新時間:2019-06-30 03:07:56

    “大王請。”

    入殿中,孫乾先大禮參拜。後上呈禮單。尉仇台,遂命近臣高聲誦讀。

    國禮之豐厚,令殿中百官,嘖嘖有聲。

    待讀完,殿內一時落針可聞。這份國禮,究竟價值幾何,多已無從衡量。

    “薊王厚禮,受之有愧。”尉仇台言道:“敢問貴使,所為何來?”

    “乃為‘先禮後兵’也。”孫乾答曰。

    本以為會口出“兩家通好”的殿中群臣,不由得倒吸一口涼氣。

    “好一個‘先禮後兵’。”尉仇台不置可否:“薊王意欲何為?”

    “我主已降服三韓。不日將攜水陸大軍,上下夾攻,滅高句麗。”

    “放肆!”便有扶餘重臣,怒急喝問:“薊王既滅三韓,盡得百萬之眾,千裏之土,猶不知足乎!”

    “閣下是何人?”孫乾笑問。

    “某乃四出道,狗加是也!”

    “四出道”,或可稱為扶餘國之“外郡”。“出”便是國外之意。分別是:馬加、牛加、豬加及狗加。

    每一加,皆由各部族長統領,“加”或可通“家”也。大者數千戶,小者數百戶。麾下民眾亦稱“下戶”,即奴隸。再加國中一道,共計“五道”。“諸加”,相當於部落首領,負責供應牲畜給扶餘國中,每道亦設一位神女,為國祭天祈福,各設神宮一座,用於安置神女。

    三國誌載:“扶餘國有君王,皆以六畜名官,有馬加、牛加、豬加、狗加、大使、大使者、使者。”便指此也。

    扶餘五道,各有部落首領統領。扶餘王尉仇台,統領國中。傳言。高句麗,或出於四出道之馬加。

    所謂兄弟同心。或正因如此,狗加才出聲嗬斥。

    事實上,扶餘國“四出道”的設立,盡顯遊牧習俗之粗放。馬、牛、豬、狗,四大部落,趕著漫山遍野的牲畜,出走四方,沿途放牧。便是所謂的“四出道”。

    “我主向來光明磊落。譴我等出使貴國,以實言相告。赤誠如斯,何故動怒。”孫乾溫文爾雅。

    “大膽!”狗加正欲上前,卻見張郃微微側目。目光如電,不怒自威。狗加竟不敢忤視。

    此人,或萬人莫敵。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為漢土。”孫乾麵色不變,近前施禮:“大王亦曾上洛朝拜天子,受印綬金彩。亦是大漢藩屬。與鄙國乃兄弟之邦。正因如此,我主才待之以誠。不加欺瞞。請大王明鑒。”

    “高句麗乃出我種輩。薊王可否手下留情。”尉仇台不動聲色。

    “高句麗擅據大漢舊土,陰藏不臣之心久已。聽聞,建光元年,賊王高宮,率馬韓、濊貊數千騎,兵圍玄菟郡。時大王尚為王子,便親率二萬餘眾,並州郡同討,退高句麗。昨日舊聞,言猶在耳。不告而取,謂之賊。今大王何故為國賊求情。”孫乾對曰。

    尉仇台輕輕頷首:“孤已盡知也。”

    白海之濱,高車王庭。

    門下督鄭泰,亦領薊國使團,出使高車。

    沉屙臥床的副伏羅歸義王,竟親出相迎。足見持重。

    “下臣鄭泰,拜見大王。”

    42737/481577734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