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1.188 以身應讖(2/2)

作者:熏香如風字數:5244更新時間:2019-06-30 03:08:36

    薊王當真,百口莫辯啊。

    然細究起來。於吉解語,比漢末天下大亂,漢室衰微,此讖被各色人等穿鑿附會,強行解釋,要信服很多啊。

    諸如,下邳反賊闕宣:塗即途也,當塗高者,闕也;把持朝政之李傕:當塗高者,闕也,“傕”同“闕”也;更有袁術:我字公路,公路乃途(塗)也;還有曹丕:當塗高者,“魏”也。

    林林總總,不一而足。

    見劉備無動於衷,朱建平又出誅心之言:“前漢傳位六七十三帝。今漢亦傳十三帝也。”

    “新帝繼位,百廢待興。誰言國祚將盡。”劉備言道:“隨口一問,無需掛懷。”言下之意。一說一聽,切莫外傳。

    “一家之言,讓王上見笑了。”於吉就坡下驢。

    見時機已到,朱建平又進言道:“啟稟主公。有下邳劉綱,攜夫人樊氏,及幼徒東陵、逍遙二聖女,堂外覲見。”

    “請來一見。”劉備已恢複如初。

    須臾。便有夫婦二人,攜二女弟子,入堂拜見。

    “拜見王上。”

    “請坐。”見劉綱頦下三縷短須,甚是儒雅。夫人慈眉善目,亦是有福之人。劉備見之甚喜。隨口問道:“二位仙侶,可有經書獻上?”

    劉綱對曰:“回稟王上。修行自在人心。道聽途說,不可盡信。”

    “哦?”劉備微微一愣:“先生此語,不似出自方士之口。”

    “一介書生耳,非道門中人。”劉綱再答。

    劉備笑問:“先生既非道門中人,此來參會,意欲何為。”

    劉綱答曰:“乃為毛遂自薦。出仕薊國,一展所長。”

    此人有政才。待三國時,劉綱嚐仕東吳上虞令。為官其間,政令暢通,績效顯著,百姓受惠,無旱澇之災,無顛沛之苦,深受愛戴。

    劉備欣然點頭:“常聞‘大隱隱於朝’。莫非,先生欲借治世以修心乎?”所謂“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如何修煉,因人而異。終歸是殊途同歸。

    “王上果然天家麒麟。”劉綱拜服:“以儒入道,以仕修心。乃本門修行之不二法門。”

    “既如此,遼海郡臨渝津,缺一三百石長令。先生可願屈就?”劉備笑問。

    “臣,拜謝主公!”劉綱大喜過望,離席行大禮。

    惹得堂內群仙,豔羨不已。然捫心自問,並無治世之才。便一聲暗歎,各自作罷不提。

    待劉綱就坐,朱建平再進言:“有東海‘活神仙’王遠,並姑餘山麻姑仙,及會稽天台二仙,聯袂覲見。”

    “速請來相見。”

    王遠,曾舉孝廉,任過郎中,後升中散大夫。熟讀五經,尤精天文、河圖、符命等。傳言可知天下盛衰,九州禍福。後辭官入山,修成得道後,桓帝幾次召其進宮,皆不肯出山。後遣地方官吏迫其登車,載至京城。麵見桓帝,卻不置一語。桓帝問話,亦無回答。出宮時,在宮門上題四百餘字,皆說未來之事。桓帝觀後,十分氣惱,遂命宮人將題字削去。豈料麵字剛削,裏字又顯。墨跡竟已滲透門板。

    力透紙背,不足掛齒。

    諸如王遠,力透門板,方見功力。

    42737/471769540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