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1.199 千裏追凶(2/2)

作者:熏香如風字數:5254更新時間:2019-06-30 03:08:39

    待收拾心情,佐吏便喚來亭卒,將駑馬牽往後廄,好生照料。蓄養馬力。

    三人舍中就坐。便有仆從送上吃食。

    看了眼車夫,中年文士這便問道:“愚兄先前所言,不知子相賢弟,以為如何?”

    “不瞞兄長,一路上,亦苦思許久。奈何宗族眾多,不忍相棄。”主簿對曰。

    “年前黃巾賊起,郡縣荒饑。子相救給乏絕,資食者數百人。鄉族貧者,死則為其殯葬,嫠獨(寡婦和鰥夫)則助營妻娶。然,‘孤掌難鳴,獨木難支’。家中積蓄早空耗殆盡,眼看賊亂又起,郡縣殘破,如何能敵?”中年文士言道。

    車夫亦勸:“聽聞,隻需往就近港津,尋一船商,言北上薊國。約定時日,便可舉族遷往。汝南飽受黃巾之害,眼看農時已過,青黃不接。年內必有大饑。此時不走,悔之晚矣。”

    “舉族北上薊國者,多出山越強宗驍帥。麾下健勇皆天下強兵,能為薊王所用。我等宗人,躬耕苦讀,不善刀兵,薊王如何肯收留。”主簿道出隱憂。

    “確也如此。”中年文士歎了口氣:“若能登四方館,或有轉機。”

    主簿苦笑:“此,便是兩難之處。若依兄長所言,我等輕車北上,必先舍宗人而去。今潁川、汝南等地,賊亂又起。道路斷絕,南北絕通。若無我照應,亂世之中,宗人絕難獨活。”

    車夫言道:“如此,當先招募豪傑自保。北上之事,徐徐圖之。”

    “也隻能如此了。”中年文士一聲歎息。

    三人各懷心事,不再言語。待養精蓄銳,繼續趕路不提。

    淮水,與長江、大河、濟水並稱“四瀆”。轉運江淮漕糧,時下乃繁忙航路。一隊薊國明輪鬥艦,帆檣如林,旌旗蔽日,製霸中央水道。兩側船隻,紛紛避讓。

    “橫海纛,速讓道”。船家旅人,各自嗟歎。不愧第一強藩。

    “鄭公,前方便是‘渦口’。”樓船司馬胡玉,登爵室通稟。

    渦口,乃渦水入淮處。《晉書·武帝紀》:“吳將丁奉入渦口,揚州刺史牽弘擊走之。”注曰:“渦口,渦水入淮之口。”

    渦水,又稱渦河,乃淮水一大枝津。《漢書·地理誌》:“渦河,戈也。”

    建武十八年(42年),置豫州刺史部,治譙郡。譙縣因渦水而興:“百貨攆來於雍梁,千牆轉輸於淮泗,豪商巨賈,比屋而居,高舸大船,連檣而集。”

    門下督鄭泰此來,便是由淮入渦,前往譙縣。為薊王“千裏追凶”。

    “鬥艦能行否?”鄭泰問道。

    “可也。”胡玉深諳水性,曾為水賊,結山海之盟。自追隨薊王以來,已盡去匪氣,可稱豪傑。

    “且入渦口。”鄭泰言道。

    “得令!”軍司馬秩比千石。食俸與門下督同。然鄭泰素有重名,乃薊王私臣。故胡玉甘居其下,以示尊敬。

    便在薊國明輪艦隊,浩浩蕩蕩駛入渦水時。潁川主簿馬車,亦折向譙縣。

    見前方野林茂密,幽暗無光。

    主簿遂問道:“此是何地?”

    42737/470736808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