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1.73 大行天下(1/2)

作者:熏香如風字數:5236更新時間:2019-07-09 17:41:26

    

    錢能通神。古往今來,無往不利。薊國雖富庶,卻藏富於民。薊王不過百畝溪穀美田,橫豎一裏宮殿。產業若幹,外加陵園。滿打滿算,資產亦遠不足百億大錢。

    錢從何來?

    “此事易耳。”荀攸言道:“九阪懸樓,即便一樓作價五百萬錢,亦莫過二千懸樓,足以湊齊。”薊王威信天下。眼看天下大亂,兵匪一家。能保身家性命,一世平安者,唯我薊王。天下貴胄又不舍洛陽富貴榮華,遷入函園,二全齊美。

    賈詡笑道:“如此,薊國券鈔,當大行天下。”

    “計將安出?”田豐忙問。

    “隻需如此如此……”賈詡久居洛陽,掌管金水小市。殖貨諸事,無人能及。唯二位國相,能與之比肩。

    薊國紙幣,之所以喚作“券鈔”。正因其兼具“券書”的契約性。換言之:券鈔持有者,與薊王劉備,簽訂券書。雙方共同約定:此鈔的價值,與等量角錢同。

    由此可知。“券鈔”並非“自身”價值幾何,而是“約定”價值幾何。

    時下重諾輕死,無信不立。上至王侯,下到黎民,契約精神,深入髓裏。史載:漢文帝四年,“(河陽)侯(陳)信坐不償人責過六月,奪侯,國除”。

    即便是王侯,欠債超過一定期限,也受懲罰。甚是奪侯除國。足見事大。

    券鈔之所以迅速風靡絲路沿線。正因薊王威信天下,一諾千金。與薊王簽訂券書,自萬無一失。

    於是乎。當三公九卿,洛陽勳貴,還在為如何支付,爭論不休時。“九阪懸樓,琉璃寶鈔”,橫空出世。麵值千萬薊錢。正麵與一般琉璃寶鈔,別無二致。背麵細則,卻洋洋灑灑,約定憑此寶鈔,可購得九阪懸樓豪宅一座。

    前後皆加蓋『薊王之璽』。

    《後漢書·光武紀》建武三年注引蔡邕《獨斷》:“皇帝六璽,皆玉螭虎紐,文曰‘皇帝行璽’、‘皇帝之璽’、‘皇帝信璽’、‘天子行璽’、‘天子之璽’、‘天子信璽’,皆以武都紫泥封之。”又有傳國玉璽,合稱“七璽”。

    “傳國玉璽”取材於“和氏璧”。乃奉始皇帝之命所鐫,為秦以後,曆代帝王相傳之印璽。其方圓四寸,上紐交五龍,正麵刻有李斯所書:“受命於天,既壽永(且)昌”。

    餘下六璽,乃皇帝常用,俗稱“天子六璽”。

    《漢官舊儀》載有“六璽”之具體用法:皇帝行璽,凡封命(諸侯王及官員)用之;皇帝之璽,凡賜諸侯王書用之;皇帝信璽,凡發兵用之;天子行璽,征召大臣用之;天子之璽,策拜外國事務用之;天子信璽,事天地鬼神。

    雖不比天子,然一枚鮮如赤陽的薊王璽印,足矣。

    薊王罰銅百億,洛陽人盡皆知。掐指一算,也不過千座九阪懸樓,而已。

    先前還憂心薊王勢必拆東補西,入不敷出的各色人等。長籲短歎,咋舌不已。

    薊王之強,今日終得親見。

    十裏九阪,究竟能造樓幾何。當遠超一千之數。

    “樓鈔”一出,便引一幹人等,暗中詢問。普通琉璃寶鈔,又當如何?

    賈詡答曰:自與“樓鈔”等同。

    眾人紛紛醒悟。一枚千萬麵值的琉璃寶鈔,便可換來一棟九阪懸樓。便有太皇董太後取琉璃寶鈔給侄董承。如願換來豪樓一座。雖還隻是模型展示,然薊國良工皆已標注好樣式、尺寸、位置。斷不會差之毫厘。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