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1.39 驚弓之鳥(2/2)

作者:熏香如風字數:5436更新時間:2019-10-03 15:46:39

    “大漢母憑子貴。”荀攸言道:“先誕下長子,又誕下麟子。何太後深諳帝宮生存之術。先前,內有宦官庇護,外有大將軍為其遮障,如今內外皆需親力親為。絞殺郭勝,行大義滅親。洛陽百姓,皆對大將軍何進兵敗身死,扼腕歎息。宦官之害,足見一斑。”

    沮授言道:“太後索要童子,當真隻為逐鬼乎?”

    “此乃何太後之計也。”田豐言道:“時董太皇為護王美人貴子,行魚目混珠之計也。將貴子與童子一並豢養在永樂偏殿。除去竇太皇,無人知童子出處,自無從得知貴子之真身。少帝之出身,乃何太後之心病也。且先帝廢長立幼之心,後宮人盡皆知。傳聞,困龍台上,先帝彌留之際,另有遺言,密語身邊近侍,廢長立幼。乃是主公力排眾議,兄終弟及,傳位於少帝。先帝遺詔,如今握於誰手,已不得而知。正因後宮傳言,確有此詔命,故令何太後寢食難安。”

    荀攸接著道:“正因如此,何太後需未雨綢繆,早做準備。若明言索要貴子,董太皇必不會應。於是,假挑選逐鬼童子,行‘驚弓之鳥’之計也。”

    何太後之謀,能瞞過董太皇之流,卻如何能瞞過薊國四大謀主。

    田豐又道:“料想,董太皇必將貴子暗藏,令一眾童子出為上元夫人挑選。如此,誰是貴子,不言自明。”

    “不出三載,三易帝位。今漢國祚,何以為繼。”賈詡一聲長歎:“此乃天意也。”

    事不宜遲。

    西王母門下,常駐千秋觀的上元夫人,車入二崤城。親為何太後挑選逐鬼童子。又入西園,升壇做法,驅走怨氣。三獻瑤池息香。何太後終於安枕。

    便有原大將軍府長史,車騎將軍府長史許攸,代主上表。言,朝不可無大將軍。欲使何苗代何進為大將軍。

    董重一係人馬自百般阻撓。

    少帝無奈,問計簾後。竇太皇言道:“誰說朝中無大將軍。”

    董太皇幡然醒悟:“輔漢大將軍。”

    竇太皇言道:“先帝時,拜薊王為輔漢大將軍,位同三公。今可位同大將軍。薊王不在朝時,當由驃騎將軍、車騎將軍,合力分擔。五官中郎將張濟,護宮有功,當升為衛將軍,掌南北軍。軍侯張繡,繼任五官中郎將。”

    今漢將軍位,依次為:大將軍、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前將軍、右將軍、左將軍、後將軍。大將軍,位在三公上,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位在三公下。前、後、左、右四將軍,位在九卿下。今漢以來,太後臨朝稱製,外戚以大將軍執政,與太傅、三公,合稱“五府”。換言之,太傅楊彪,亦可開府。

    以上各將軍,均可開府。重號領軍,各有部曲、將校、營官、府吏。雜號將軍,臨事設置,事畢即撤。唯度遼將軍,因南匈奴所部時有內亂,自永平八年(65年)後常設。及至漢末,毋論重號、雜號,皆漸為常置。

    時,靈帝另設西園八校尉,以小黃門蹇碩主之。首開宦官領兵之先河。此舉對後世影響之深遠,不可估量。

    一場死傷無數的宮廷之變,隨三宮和解,大幕徐徐落下。

    不知不覺,薊王已取代何進,統領天下兵馬。

    42737/503916287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