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1.78 麟不當見(2/2)

作者:熏香如風字數:5598更新時間:2019-11-02 00:58:20

    少頃,黃門令左豐,下山來見。

    “奴婢,拜見王上。”左豐伏地行禮。

    “少令且起身。”劉備和顏悅色:“坐。”

    “謝王上。”左豐伴居側席,問道:“王上喚奴婢,所為何來?”

    “少令且看。”劉備將襄楷《詣闕上疏》,隔案相遞。

    左豐離席下拜,雙手捧過。再落座細觀。

    “嘶——”待看到簡書末尾,左豐亦不禁倒吸一口涼氣。兩鬢流汗,心念急轉。顯然,簡中朱筆圈定之句,乃出某位帝王之手。

    “少令可知出處?”劉備問道。

    左豐如遭雷擊,五體投地:“奴婢,實不知也!”

    “少令勿驚。”劉備離席攙扶,好生勸道:“此疏,乃桓帝延熹九年所上。書奏不省,故桓帝並未得見。想來,必是先帝以降,後閱此疏,隨手圈下。”

    左豐汗流浹背。電光石火,忽靈光一現:“伴駕先帝,多出十常侍。時,蔡少師(蔡邕)奉旨上疏,以皂囊封裝,旁人不得而知。然先帝禦覽,起身如廁時,被曹節偷窺,因而泄露。且曹節久掌尚書台,此事,當知!”

    劉備輕輕頷首:“二宮中常侍,還剩幾人。”

    “程璜、曹節、趙忠、封諝、畢嵐、宋典。隻此六人。”左豐脫口而出。論甩鍋嫁禍,黃門少令亦不逞多讓啊。

    “封諝、畢嵐、宋典三人,各司其職,並不常伴聖駕左右。”略作思量,劉備遂言道:“勞煩少令,將程璜、曹節、趙忠三常侍,請來船宮一見。”

    “遵命!”左豐如臨大赦。再拜而出。

    薊王眼中戾色,一閃而逝。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隻需弄清,究竟是哪位陛下圈定。便看知針對劉備還是針對阿鬥。

    當然,還有另一種可能。

    正如薊王西征平羌時,“留白間韓遂”。此亦或是內宮近臣,私下所為。用以離間嫁禍。然,內宦如何知曉,薊王會調閱襄楷《詣闕上疏》。若果真如此,最大可能,便是尚書令曹節。

    曹節垂垂將死,居家養老,不問政事。養女安素,又剛剛托付給薊王。且與薊王,“往日無仇,近日無冤”,因何會行此事。劉備竊以為,第三種可能性,不高。

    左豐急於洗清嫌疑。不敢怠慢絲毫。奔走函園內外,南北二宮。將長信太仆程璜、大長秋兼尚書令曹節、新任長樂太仆趙忠,請來船宮相見。

    知薊王相邀,三人又驚又喜。與外戚不同。薊王乃是宗室。視內官為家奴也。斷不會輕易殘害。張讓曾言,“人前為惡犬,人後為忠狗”。可謂一針見血。

    有道是“打狗看主人”。惡犬行凶,必是主人縱容。

    三人並左豐,共乘一車。

    黃門少令車駕,乃薊王所賜。車廂寬敞,華室生香。四人對麵而坐,眾目相對,各自唏噓。歎時光荏苒,傷物是人非。

    “敢問少令,王上所為何事。”曆經生死兩難,趙忠人到中年,已雙鬢斑白。

    “乃為桓帝年間人事。”左豐不動聲色:“諸位老大人,去去便知。”

    “桓帝年間?”趙忠暗自生疑。

    曹節似已先知:“趙常侍切勿見疑。王上所問,非我等所為。”

    “如此,甚好。”趙忠終是安心。隻需是攀咬他人。黃門內官還有何懼。

    當無往不利。

    42737/499326587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