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1.95 平樂會盟(2/2)

作者:熏香如風字數:5080更新時間:2019-11-02 00:58:24

    客從西來。

    故大秦皇後車駕,出西門。少帝並二宮太皇車駕,出東門。

    車駕入平樂觀時,亦循此例。又在東門處,匯同西園上軍校尉並車騎將軍護送之太後車駕。數路人馬,迤迤邐邐,共入平樂觀。

    先前主閱兵台,已改造成會盟台。上覆十重五彩華蓋,高十丈。三宮帝後及少帝,並羅馬皇後,及相關人員,皆登會盟台。

    對麵小台,也已改造成觀禮台。上覆九重華蓋,高九丈。宗親諸劉、列侯封君、文武百官、番邦使節等,登台觀禮。台下禁衛,列隊齊整。四周圍滿百姓。

    “盟,明也,告其事於神明也。”

    古有“詛祝”,專作擬定盟書:“作盟詛之載辭,以敘國之信用,以質邦國之劑信。”《左傳·哀公二十六年》亦有:“使祝為載書。”其中“載書”,便是盟書。今由薊王命尚書台領銜,與公卿同擬定。

    “載在盟府,大師職之。”另有“大師”收藏盟書於“盟府”。疏曰:“以勳受封,必有盟要,其辭當藏於司盟之府也。”“太史乃藏之於盟府,以為歲典。”今改為太史藏於靈台。

    “既盟,則貳之。”一式二份,必留副本。

    關於盟誓,《說文解字》載:“《周禮》曰:國有疑則盟,諸侯再相與會,十二歲一盟。北麵詔天之司慎、司命。盟,殺牲歃血,朱盤玉敦,以立牛耳。”

    此足可說明,會盟必有天神參與。會盟諸方,故須“殺牲歃血,朱盤玉敦,以立牛耳”,“北麵詔天之司慎”,上告天神。請上天監督會盟各方,對違約者予以嚴懲。“凡我同盟:毋蘊年,毋壅利,毋保奸,毋留慝,救災患,恤禍亂,同好惡,獎王室。或間茲命,司慎、司盟,名山、名川,群神群祀,先王、先公,七姓十二國之祖,明神殛之。俾失其民,隊命亡氏,踣其國家。”

    儀程大體如下。

    築宮建壇:先築宮牆,周長三百步,四方各有一門,在宮中心築壇,壇上設堂,堂上置繪有上下及四方神明之像。

    排定朝位:各國會盟使,在宮內依同姓異姓、爵位高低順序,置國君之旗。

    歃血盟誓:割牛耳取血,歃血為盟。

    祭祀:盟約各方共祭日、月、四瀆、山川丘陵等。

    饗燕:盟主烹太牢以宴飲會盟各方,有時還行“賓射之禮(注①)”。

    少帝自東,秦後自西,升壇會麵。“盟之為法,先鑿地為方坎(坑),殺牲於坎上,割牲左耳,盛以珠盤,又取血,盛以玉敦(盛血器),用血為盟,書成,乃歃血而讀書。”少帝年幼,薊王代主行事,為“執牛耳者”。

    盟書曰:“漢與秦,共承天命,永為兄弟之邦。”

    盟畢,薊王請秦後就壇之西南隅,帷幄中焚香為誓。誓畢,複升壇飲酒。獻酬之禮(互相敬酒),各用其物,以將厚意而歸。

    百姓三呼萬歲。

    史稱《平樂會盟》。

    42737/497966029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