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1.113 芳蘭之舉(2/2)

作者:熏香如風字數:5024更新時間:2020-03-01 20:07:19

    “喏。”中書令趙娥,趨步下殿,肅容下拜。

    趙娥年紀稍長薊王數歲。距致仕為期不遠。太妃有言在先,當以貴人禮聘之。無出意外,中書仆射荀采當補之。待荀采致仕,入薊王後宮。又當何人補位……

    便有人暗自思量。

    百思不解中,忽得一線靈光。

    抬頭悄看蔡少師。

    “喜賀詩就酒,隔壺手自溫。”

    “上賓思下句,急煞後來人。”

    論承上啟下,非蔡師女莫屬。

    年二十造王陵。年三十造大舡。待諸子長成,人各一支遠征艦隊。開拓荒洲,向化諸夷。聚土封王,薪盡火傳。

    朝會後,新一期《朝聞日報》,遂將少府選立女博士,公之於眾。本以為,一國之政,影響有限,豈料日報一出,天下才女聞風而動,皆北上應試。其中不乏“博學有才,妙於音律”者。

    薊王得聞,頗多訝異。

    正如少時,樓桑宗親,合舉族之力,不過代代甄選四子入學。足見寒門,修習之難。男子尚且如此,況女子乎?

    故非世家大族之掌上明珠,不得學也。

    換言之,必是富貴人家女,方可習寫學文。且能學有所成,必出名門。

    薊國無名門。新興爵民,比起傳承四百年,與漢共休的世家大族,還遜一籌。畢竟薊王起於微末。滿打滿算,不過二十載。四百年,有幾多二十載。

    問過方知。

    日報所言,被人曲解。誤以為,如同擇選采女。薊王麒麟天降,應運而生。庸脂俗粉,難入法眼。故擇才女入宮。薊宮之“才女”,便是漢宮之“采女”也。

    應劭《風俗通》:“六宮采女凡數千人,天子遣掖庭丞相率於鄉中閱視童女年十三以上、二十以下,長壯皎潔有法相者,因載入宮,謂之采女也。”

    又《後漢書·皇後紀序》:“又置美人、宮人、采女三等,並無爵秩,歲時賞賜充給而已。”

    凡入選才女,皆授六百石沉月博士。其中佼佼者,出仕南宮少府,為秩一千石披香博士。萬中之一者,收入薊王後宮,拜為二千石瑞麟博士。

    話說,王爵妻妾不過四十。

    於是薊王巧立名目,另辟蹊徑。名擇才女,實則選妃也。

    參考《薊法》。一人入宮,全家得道。

    君不見諸夏女仙,亦爭相入宮。伴駕左右,承歡榻上。西王母更憑季季歲俸,重建西王母國!

    其利之大,何必多言。

    俗謂“近水樓台先得月”。國中爵民,紛紛舉適齡女子應試。乃至寶馬香車,列隊而至。大家閨秀,齊聚王都。

    悉知一切。饒是早有準備,薊王亦不由瞠目。

    累日來,神采飛揚,眉飛色舞之中書令趙娥勸諫道:主公並無此意,何懼人言。再者說來,若真有才學,納入後宮,亦增光添彩,添枝增葉。

    好一個“添枝增葉”。

    42737/539684694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