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1.149 白馬非馬(1/2)

作者:熏香如風字數:5048更新時間:2020-04-11 04:30:07

    

    誠如方技館,獻吐酒石散,一舉滅盡水瘟。更有種痘術,治愈“虜瘡”。

    虜瘡,又稱“宛豆瘡”、“天行發斑瘡”、“豆瘡”。明清時稱“天痘”、“疹痘”,“天花”。有關此惡疾之最早記載,見於晉葛洪《肘後備急方·治傷寒時氣溫病方》:“比歲有病時行,仍發瘡頭麵及身,須臾周匝,狀如火瘡,皆戴白漿,隨決隨生,不即治,劇者多死。”

    “虜瘡”非本土惡疾。時民間傳聞,“此瘡從西(向)東流,遍於海中”。

    後世考古,曾在三千年前的埃及木乃伊中,發現虜瘡病毒。並推測,此惡疾乃是經由埃及或印度,向外傳播。十八世紀,歐洲超過一億人死於虜瘡。然正因中醫,早有防治之法,故並未在華夏造成空前之大災難。

    試想。十八世紀時,華夏人口遠超歐洲。同等條件下,致死率反低。足可佐證,必有醫療,“大規模”並“有效”介入。當是中醫無疑。

    然活在當下,劉備卻發現。此症,乃是經海陸兩條絲綢之路,由西域並南州,同時傳入。

    葛洪雖未明確記載治療方法,然字裏行間,卻呼之欲出。尤其“不即治,劇者多死”一句,亦可證明。換言之,隻需及時救治,“劇者”當不至於“多死”。

    後世有載。宋真宗時,宰相王旦恐其愛子(王)素,患天花夭折。時有蜀人薦言,峨嵋有神醫“峨嵋山人”,善『種痘術』,可免小兒患虜瘡之苦。王素種痘後,果未患此惡疾。此,或是世上最早使用接種法,獲病毒免疫之記載。

    峨嵋山人,自出仙門。

    正如法燭,前漢時已有。然製作“法門”,隻流傳於仙門之手。千百年後,才被廣泛應用。窺一般而知全豹。華夏科技,發生之早,出人意料。

    蜀人扼蜀身毒道,毗鄰西南夷。正因虜瘡由身毒傳入,才有峨嵋山人,善種痘術。此亦符合,假尋醫問藥,符水救人,行傳教布道之,仙門一貫作風。

    『吐酒石術』、『種痘術』,皆來自方技。其效如何,薊人親身體會,焉能無覺。

    故對薊王去偽存真,將神仙術剝離,隻取方技。百官皆心有戚戚。今又遍取雜家之技,乃利國利民之舉。

    群臣皆無異議。

    然何人可居東序令,百官各執一言,皆未得心儀之選。

    薊王遂看向上庠令:“鄭公,可有良才舉薦。”

    鄭玄起身奏對:“回稟主公,臣等皆出儒家。於百家並不精通。臣思,如前漢淮南王那般,廣招門客,或可一試。又或如先秦公孫龍子,可擔此大任。”

    “‘白馬非馬’,‘別同異,離堅白’。”薊王輕輕頷首,已領會儒宗言中深意:“需精通『辯正之法』,方能雜而無亂,充而有章。然大道至簡,知易行難。”

    辯正一詞,出自晉幹寶《搜神記》卷十六:“(阮瞻)素執無鬼論,物莫能難。每自謂此理足以辨正幽明。”南朝劉勰《文心雕龍·論說》亦有:“原夫論之為體,所以辨正然否。”

    鄭玄慨歎:“主公明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