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1.279 危國之道(2/2)

作者:熏香如風字數:5002更新時間:2020-06-14 23:08:52

    先另立新帝(合肥侯),據擁大義,得合法身份。而後遣門下子弟,充填郡縣大位,謀取私利。如此沆瀣一氣。將一切違法所得,皆變為天經地義。壟斷江山,豪門遍地,遂成『關東正義』。

    而後,合縱連橫,招兵買馬,籠絡四方,守護正義。

    一言蔽之。合肥侯,非天下公主,亦非擁半壁江山。充其量,不過豪門代言人。

    於是乎,天下十三州,漸行漸遠。

    洛陽守成之君,並身側遺老遺少,漢室忠臣,皆是『守舊派』。

    革新另有兩派。以大河為界。河北為『帝國派』,河南為『門閥派』。

    不知不覺。『三國』,已呼之欲出(注①)。

    或有人言,洛陽如春秋時周天子。名義上,仍為天下共主。不應降格為“國”。

    言之有理。洛陽乃『天下共主』,位居三國之上。即便如此。三國之一,亦早有雛形。便是以淮泗八國為首的『諸侯派』。或稱宗王派。

    為與洛陽抗衡,諸侯派與門閥派,合二為一。然後事如何,天機不可泄也。

    洛陽南宮。

    董侯正襟危坐。聆聽群臣奏報。

    先前,朝政皆出魚梁台。玉堂前殿,門可羅雀。唯有寥寥數人,常伴君側。不料董卓一日斃命。翌日,王允已擬定名額,查漏補缺。先前不願阿諛獻媚之清官循吏,悉數官複原職。

    董侯欽佩之餘,亦生忌憚之心。

    聞郭林宗,曾讚少年王允:王生一日千裏,王佐才也。

    今日方知,郭林宗“隱君”之名,“名實相符,過人甚遠”。建寧元年,郭泰聞陳蕃謀誅宦官事敗而遇害,哀慟不止,於次年正月逝世,終年四十二歲。時“自弘農函穀關以西,河內湯陰以北,二千裏負笈荷擔彌路,柴車葦裝塞塗”,萬人奔喪。蔡邕親為其撰碑文。

    能被郭林宗稱讚,“一日千裏,王佐之才”。

    王允能有今日之位,實屬名至實歸。

    “陛下?”見董侯一時出神,黃門令左豐悄聲喚道。

    “嗯。”董侯聞聲猛回魂。俯瞰群臣下拜,鴉雀無聲。遂低聲問道:“何事?”

    左豐答曰:“太仆求問,‘萬歲塢中積糧,可否悉數歸於太倉’。”

    “可。”董侯朗聲答曰。

    “陛下聖明。”百官齊呼。

    “盜鑄小錢,取禍之道。老臣竊以為,當重鑄五銖。”王允又奏。

    “可。”董侯亦無不可。

    “稟陛下,上林並函園,皆可鑄錢。”王允又問:“當歸何處?”

    “宜當由錢堡重鑄。”四出五銖,天下貴幣。董侯焉能不知。

    “喏。”

    42737/520573026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