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1.283 石牛糞金(2/2)

作者:熏香如風字數:4916更新時間:2020-06-14 23:08:55

    境內無荒山。可擇荒地,堆土成丘。薊國營城術,冠絕天下。堆個土丘還有何難。

    更何況,國中大儒,自陳少師,始興薄葬之風。封丘甚矮,明器甚少。薊王先前,多有不忍。趁薊國葬製確立,薊王遂於王子館旁,紫淵之畔,劃定陵山。乃為嫡長子劉封籌建王陵。

    時人事死如事生。早修陵園,乃是福澤。

    薊王此舉,本為解占地之困。不料卻收奇效。試想,滿山墳塚,家祭不斷。盜墓賊,無立錐之地。如何盜掘王陵。

    後世,甚至有相鄰諸王,爭奪國中名士鴻儒,為己陪葬。名士大儒,坐地起價:非明主不入。知微見著。薊王一脈,可想而知。

    終歸,身正為範。

    散朝後,百官列隊出宮。

    許攸與中丞賈詡等人,談笑風生。與先前拘謹,判若兩人。相約(鸞棲)館中小酌,各自登車。

    鸞棲館,便在門下署內。距幕府一牆之隔。凡國中宿吏,皆喜擇此聚會。國中名士大儒,則喜王子館會。車行紫淵王子館。聆聽國老真知灼見。

    薊國吏治健全,各司其職。便有海內名士慕名而來,陰懷名刺,於席間,呈遞手稿詩文,諸國老觀後,稍作點評。舉入黃金台,四方館。

    能否“十年寒窗無人問,一朝登頂天下聞”。且看腹中可藏經綸。

    《周易·屯》:“象曰:雲雷屯,君子以經綸。”便是指此。

    若三五好友小酌,薊國四百城港,酒壚何其多也。“三人以上無故群飲,罰金四兩”。敘舊、聽書,皆是因由。何必多此一問。

    薊王恥於蓄奴。薊人紛紛仿效。便是西域胡姬,亦入樂籍。可想而知,且樂姬伶人,多棲身各城樂坊。高官長吏府中,無需自養。臨事聘請即可。

    換言之,私贈優伶之風,薊國幾乎絕跡。

    或有人言,飽食思淫,人之常情。無妨。薊國二十等爵,爵民享納妾之權。一妻一妾,一妻二妾,一妻八妾。何必出外打野。

    至於收繼婚。分戶不析產之《圩田製》,早已杜絕。一戶十餘口,並二戶六七口。一進一出,其利之大,何必多言。

    熙熙攘攘,利來利往;人為財死,鳥為食亡。

    北宮合歡殿前,琉璃軒。

    如前所說,殿前堂陛之間,近簷處兩邊有檻楯,如車之軒,故稱。檻楯,又稱欄楯。

    謂“百金之子不騎衡”。注曰:“衡,樓殿邊欄楯也。”《纂要》雲:“宮殿四麵欄,縱者雲檻,橫者雲楯。”合稱“檻楯”。

    於是乎,簷下並四麵檻楯包裹之處,便稱為“殿前之軒”。二重殿之軒,再向外延,便是大平座。薊國宮殿,多包裹,三重夾膠清鋼琉璃壁。透光采暖,擋雨遮風,兼顧防護於一身。

    “妾等,拜見夫君。”正是安貴人等,侍寢後妃。

    42737/520218185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