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1.22 勿為禍先(2/2)

作者:熏香如風字數:5004更新時間:2020-06-24 14:28:00

    稍後,五鬥米徒眾,並漢中百姓,焚香於道。張魯領座下治頭大祭酒,出十裏相迎。史侯入城登基。改元“昭寧”。

    稍後,合肥侯亦於壽春,改元“永漢”。

    董侯仍號“光熹”。

    三朝鼎立之勢,初見端倪。

    史侯登基,大赦天下。策封張魯為“國師”,自號“道君”。拜張濟為驃騎將軍,開府、假節,封祖厲(zhì  lài)侯。與國師張魯,共掌朝政。李傕為鎮西將軍,封池陽侯;郭汜為鎮東將軍,封美陽侯;樊稠為鎮北將軍,封萬年侯;楊定任鎮南將軍,封平陽侯。

    麾下西涼兵馬,重整武備,與五鬥米鬼卒力士,共組成軍。號“飛熊兵”。

    益州刺史劉焉,遣使奉獻。受封益州牧,陽城侯。麾下“東州兵”,亦尊史侯調遣。因共奉天子。故張魯、劉焉、張濟,三方言和。漢中並巴蜀,連成一片。

    史侯麾下兵馬,不下二十萬眾。

    稍後,命鎮東將軍郭汜,出屯上庸,防備荊州。樊稠、楊定,分駐陽安關隘,陰平橋頭堡。守備要道,震懾豪帥。

    史侯雖年少,不及元服。然帝王權術頗具。張魯、劉焉、張濟,三方言歸於好,又難結同盟。三家明爭暗鬥,史侯大位穩坐。

    亦有所憾。通往關中門戶之大散關,為薊王把控。否則,兵進長安,直取洛陽,收複二都,可進可退。何必自困漢中。另有護氐校尉馬騰,虎踞再側。乃輔漢大幕府所轄,不可輕動。

    為阻五鬥米入巴蜀。益州牧劉焉,密令麾下扼守雄關,盤查頗嚴。

    然二地交往,卻日益頻繁。

    自薊王打通內外大循環水路。海運繁盛。蜀身毒道,漸被夷商所棄。劉焉重金結好沿線部族,收為己用。販運絲綢、茶磚、乃至薊鈔等輕飄之物。獲利豐厚。府庫充盈,又假奉天子大義。廣造海船,秣馬厲兵,欲下交州。

    與此同時。

    關東聯軍糧盡。

    豫州牧袁術,領兵南下,攻打同為豫州牧之黃琬,掠豫州屯糧。

    黃琬上書告急。

    董侯命衛將軍曹操,率軍馳援。又命荊州牧劉表,背後夾擊。

    少時舊友。各為其主,對壘陣前。

    成皋,聯軍大營。

    聞袁術引軍南下,群雄急來相勸

    “公路此去危矣。”王匡開門見山。

    “何以見得。”袁紹笑問。

    “聞董侯東遷,徐豫諸國兵馬,已先後歸國。隻剩我等數萬之眾。分兵勢弱乃其一。黃琬所據潁川、汝南二郡,多為黃巾宿賊屯田,人皆善戰乃其二。必遭曹孟德與劉景升,前後夾攻乃其三也。”王匡急道:“若公路有失,我等俱危矣。”

    袁紹笑道:“諸位勿慌。此乃某之計也。”

    “計將安出?”鮑信忙問。

    便有帳下謀士郭圖,起身答曰:“此乃黃雀伺蟬之計。”

    “願聞其詳。”群雄抱拳請教。

    郭圖輕咳一聲,這便娓娓道來。

    42737/515540061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