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1.50 百官承式(1/2)

作者:熏香如風字數:5216更新時間:2020-07-15 15:45:51

    

    “可也。”薊王亦有此想:“立營黎陽,兼顧大河中遊,風陵、蒲津、龍門三渡,並與下遊南皮港淩操部,巡視上洛水路。”

    “大河之尾,有青州牧劉岱,翥鳳艦隊屯守,河北當可無憂。”王傅言道。

    “待鄴城修築畢,當為河北雄城。漳水可為大用。”薊王言下之意,鄴城可督河北。

    “主公明見。”

    “十縣計有編戶幾何,人口多少。”薊王又問。此才是關鍵。

    “十縣計有五萬六千戶,三十三萬六千餘口。若加二部烏桓,許有五十萬眾。”上計令答曰。

    “民為貴”乃薊國上下之共識。“民惟邦本,本固邦寧”,“保民而王,莫之能禦也”。皆是此意。

    因,時有人問:“民貴君輕”乎?

    儒宗遂答於《朝聞日報》:然也。民貴者,民眾也;君輕者,人君也。今,百民之君為亭侯,千民之君為鄉侯,萬民之君為縣侯,百萬之君為諸侯,千萬之君為王侯,億萬之君為天子。『(人)君之一家,比治下眾(民之)家,孰輕孰重乎』?

    故孟子曰:“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是故,得乎丘民而為天子,得乎天子為諸侯,得乎諸侯為大夫。”

    “是故,明君製民之產,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凶年免於死亡;然後驅而之善,故民之從之也輕。”

    又曰:“天子惟君萬邦,百官承式”。

    此乃吏治之重,治國之本也。

    不愧是儒宗。

    民貴,非指“一民貴”,而指“眾民貴”。眾民,便是黎民百姓。言指整個封建底層建築。

    君輕,非指“一君輕”,而指“人君輕”。人君,便是黎庶之主。言指整個封建上層建築。

    連接“民貴”與“君輕”,維係整個封建體製,有序運轉,便是『百官承式』。

    故儒宗言,吏治為本。

    報亭張貼,觀者如雲。眾說紛紜,各有體會。

    然儒宗言中所指,封建等級,毋庸置疑。與之相匹配,尊卑秩序,顯而易見。

    若有黎庶自比人君,則低賤。若有人臣自比君王,則位卑。正因一人一家,非眾(貴)也。

    一門之利,孤懸於眾門之外;一家之言,孤立與家國之側,則輕且賤。

    若有狂徒,膽敢自拍胸脯。妄言我比君貴。何其賤也。人人得而誅之。

    薊國《二十等爵》,士農工商,國之石民皆有進身之階。豈能認人詆毀,動搖根基。比起後世皇朝,惟錢論貴賤,惟權衡尊卑。交易權錢,合汙同流。

    薊國爵製,何其明也。

    一言蔽之。封建時代,剩餘價值如何分配,階級差異如何衡量。出路有二。以漢末為始,薊國奔向帝國,關東漸趨門閥。

    新任幽州牧李進,冀州牧徐璆,並州牧羊續,入幕府奉命拜官。而後入王宮覲見,薊王好言寬慰,各授薊王宮舍人之宮職。如此,既為幕府屬官,又為薊王家臣。

    薊王以輔漢大將軍,兼督四州。故四州官吏,皆出幕府。

    “食君之祿,擔君之憂”。高祖於先,世祖居中。薊王乃出漢室,食君俸,便是食漢祿。兩漢四百年,義理傳承有序。於時人心中,尤其名士大儒,巨賈豪傑,心中持重,可想而知。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