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1.129 明日功成(1/2)

作者:熏香如風字數:4948更新時間:2020-08-23 00:17:28

    

    居中山脈,環以平原。東鯷人濱水而漁,山越別種靠山而獵。

    應劭攜開拓艦隊,渡海而來。於濁溪口立濯港。逆濁溪而上,灘塗棋布,枝津縱橫,深入夷洲複地。周遭荒野,皆可辟為良田。溪水中遊,另有一清溪南流。稍後,在清溪口,另築漉港。

    應仲瑗所著《風俗通義》,風靡國中。先前,薊王於藪東郡,增設東學。論及東序令之選。薊王便心儀應劭。唯恐揠苗助長。門下祭酒司馬徽諫言,再得二十載,應仲瑗可勝任。

    薊王遂徵外黃高士申屠蟠,為東序令。

    此事,薊國內外,人盡皆知。換言之,假以時日,東序令非他莫屬。應劭雖遠在海外,卻早已揚名。

    應仲瑗何人,竟可掌五帝之學。莘莘學子,紛紛傳閱《風俗通義》。書法大家蔡邕,親自抄錄雕版,刊印五千卷,一日售罄。觀者無不服其多聞博識。

    便有好友,書信告知。應仲瑗卻忙於政務,無暇他顧。版費亦是由家人代領。問過方知,漉港修築過半,正待收尾。應仲瑗,斷難半途而廢。

    時光荏苒,白駒過隙。

    薊王再臨,濯、漉二港,今非昔比。

    三足踆烏,自南向北。泊入漉港。若南下則停濯港。

    江表十港,林立帆檣。正如行宮之便利。一港興而十港皆興。正因船隊往返。皆需擇港停靠。商人逐利。為擴艙容,必減淡水屯糧。隻備十日乃至三日所需。唯有逐次經停各港,補足所需,方可為繼。另外,凡薊國關津,隻取一稅。稍後經停各港,皆無需另行納稅。亦助推商人擴艙風潮。

    薊士海船,日夜三千裏。三日存糧,足可遠赴萬裏。薊王廣辟港津,日夜之內,便有一港。實無需擔心。然三日之糧,實過於苛減。薊王命市舶寺下令,凡僦船出海,萬裏之遙,不可少於十日存糧。即便轉運糧穀,亦不可低於五日。

    薊王以備不虞,一脈相承。

    十萬船戶,百萬船民。僦船出海,遠至頓遜五國。隻等海渠鑿穿,再西行大秦。暢遊七海。海路之繁盛,亦助港口之興盛。若待此時,再行築港。為時已晚。先見為明。何言我主不天生。

    薊王初來夷洲時,鬥戰決勝,割發解仇。與島上豪酋,共祭天神,歃血為盟。時諸豪酋,便有和親之意。被薊王婉拒。鑿齒紋麵,嫁人之俗,實過於彪悍。

    自泉州倭國大使館,增修為列國大使館。除東瀛列島外,如夷洲、澶洲、及珠崖洲上番邦,遠至頓遜五國,皆遣使入館。處理邦交事宜。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上邦風貌,歎為觀止。凡薊國所興,皆風靡番邦。先衣食住行,再言通文同。而後形似神同。終歸趨於一統,天下大同。

    若修成玄素神術,薊王當真能在位百年。天下大同,當可親眼得見。

    “臣等,拜見主公。”應劭攜屬吏,入殿覲見。

    “免禮,賜座”薊王笑貌煦煦,風和日麗。

    “謝主公。”應劭稱謝落座。

    “港中吏民幾何?”薊王笑問。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