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1.160 巧不如拙(2/2)

作者:熏香如風字數:4444更新時間:2020-09-01 19:15:26

    果脯蜜餞,曆史悠久。今漢趙華所撰《吳越春秋》:“越以甘蜜丸欓,報吳增封之禮。”《三國誌·吳誌·孫亮傳》裴鬆之注引《吳曆》:“亮後出西苑,方食生梅,使黃門至中藏取蜜漬梅。”

    《齊民要術》亦有“梅、杏皆可以為油、脯”,梅“又可含以香口,亦蜜藏而食”之記載。其中“蜀中藏梅法”:“取梅極大者,剝皮陰幹,勿令得風。經二宿,去鹽汁,內蜜中。月許更易蜜。經年如新也。”

    先前苦於,少蜜寡鹽。如今薊國養蜂大成,鹽府廣辟鹽田。蜜、鹽,皆不缺。助長鮮物儲藏。牽風探海,兩大海捕利器,大行其道。海貨產量大增。醃製後,廣輸漠北,西域。極西之地,遙遠綠洲,亦聞海味。

    可想而知。四海財富,皆隨海內人物,匯聚薊國。

    薊人之富,尤其爵民,遠超河北豪強。種田十倍利,經商利百倍。市舶寺交易所內,海內豪商匯聚。寄艙劵、寄田券,一券難求。

    舊幣蕭瑟落幕,新鈔粉墨登場。

    以薊國為暴風之眼。河北大地,豪強大姓,被薊國爵民,迅速同化或取代。

    人皆向好,民皆向善。終歸財能通神,無利不起早。

    一言蔽之。熙熙攘攘,利來利往;人為財死,鳥為食亡。

    巨利當前,無人能擋。

    凡有冥頑不靈,不等螳臂當車,便禍起蕭牆,權為親信所奪。

    謹記,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種田不過十倍利。我等皆欲取一本萬利。汝卻不欲。自尋死路乎?

    編戶齊民,乃薊國一切便利之根。若為薊人,必先編戶。編戶之後,方能開設賬戶。得五家作保,並存入一筆不菲保金。方可入市舶寺,交易所,販購寄艙劵、寄田券。

    若為薊人,需擁《薊法》。《二十等爵》、《圩田製》等,諸多法規律令,皆需遵守。首當其衝,戶田一頃,戶宅一座。多餘田宅,若無族親宗人分割。則由薊國貲庫,以市價收歸官田,官宅。《薊法》:“五大夫一妻二妾,公士一妻一妾”。家中豢養,豔婢舞姬,蒼頭監奴,亦需遣散。舞姬入籍樂府,豔婢收為官婢。蒼頭監奴,皆重編入戶。牲畜家財,如實上報,照章納稅。林林總總,不一而足。

    待與《薊法》毫無違背,方可申請編戶。

    看似繁瑣,刀刀割肉。然所謂“魚與熊掌,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取舍有道也。

    更有甚者,薊國吏治健全。隻需入市樓,填報編戶申請。

    以上種種,皆由市吏代為操辦。隻需坐享其成,無需親力親為。尤其所囤田宅,皆市價賣出。所得薊鈔,如數存入賬戶。各項收支,一目了然。

    何其便利。

    先前河北豪強,多行觀望。待左右皆有編戶,入籍後坐享暴利。遠非種田可比。

    於是,一傳十,十傳百。漸成蜂擁之勢。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