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1.182 汝奈孤何(2/2)

作者:熏香如風字數:4280更新時間:2020-09-11 14:37:09

    “東境諸港,渝口津、通遼港、昌黎港、房港、險瀆港,皆立機關塔吊。泊位初創,可泊萬石大舡。”士貴妃又報。

    “甚好。”薊王笑道:“如此,即便渤海冰封,遼東大木、象林巨木,仍可隨船販來,不誤冬季營城。”

    “東境各郡縣,長吏皆已就位。不出數載,當可大興。”安貴妃笑言。

    “隴右徙民,可曾動身。”安昌郡三縣,苦無人手。若得四十萬徙民相助,萬事俱備。

    “已動身。”士貴妃答曰。

    “大小遼澤,僦船客庸,已募幾何?”薊王又問。

    “都水署,並都船署,已募萬艘民船。國中青壯客庸,各有數萬。”宋貴妃,取上疏條陳。

    所謂“條陳”,便是由少府書佐,將百官上疏,擇選機要,以蠅頭小楷,逐條密書於單片竹簡。而後堆疊齊整,由中書令或中書仆射,親自呈送北宮瑞麟閣。再由四貴妃,逐條陳報。為便於書寫,竹簡上裱左伯紙。逐條批注,閱後即焚。百官上疏原本,則交由披香殿存檔。

    “冬季營城,需防凍瘡。”薊王又道:“命太醫寺,調撥藥膏,以備不虞。”

    “喏。”

    薊國營城二十載。可想而知,應對得當,必有萬全之策。

    立冬之後,氣溫日降。薊王宮已通暖氣。尤其清鋼琉璃,透光保暖。更加人丁興旺,便是冰凍三尺,徹骨極寒。一裏之回,七重錯落薊王宮,亦溫潤如春。足不出戶,隻穿春衫亦無礙。暖泉、石炭,功莫大焉。薪炭,太過昂貴。一季供暖,便富足如薊人,亦難支應。石炭產量大增,單西沃一處,便足可供給。河北、塞外,皆有石炭出。源源不斷販運國中。尤其無煙石炭,堪比薪炭。居家采暖必備。

    薊人多耄耋老者。尤其朝中國老。如崔寔、荀爽,皆身體康健。除去國興民安,政通人和。尋醫問藥,生活便利,亦是主因。尤其水洗水暖,湯浴興盛。殷富之家,多自建暖帳浴室。隆冬時節,五日一浴,幾成慣例。更有暖泉溫湯,百病不生。延年益壽,乃是必然。

    如陳少師,八十有餘,壽終正寢。乃命中注定,無可強求。

    子曰:“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乃孔夫子,責罵“老而無德行”者。便是後世所謂“壞人都變老”。

    然薊王,儒學立國,佐以法道,兼顧百家;政平法均,德才兼備,大道至簡。

    高薪養廉,何來老賊。

    北宮瑞閣,因是薊王治國理政之所。又分外內。久而久之。天下才女,皆以身入“內閣”為榮。

    薊王和光同塵,當證大道矣。

    “名都多妖女,京洛出少年”。曹子建必是有感而發。

    防不勝防。

    日短夜長,暮靄沉沉。

    眺望琉璃窗外,十萬樓台,萬家燈火。薊王這便起身,先下無極殿用餐,再入泳遊館暢遊。而後升合歡殿寢宮。

    通宵達旦,日程滿滿。果然,偷得浮生半日閑。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