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1.31 名門貴女(2/2)

作者:熏香如風字數:4102更新時間:2020-12-01 00:03:58

    於是再無漢人,文武雙全,精通六藝。

    薊王擇妃。品德第一,才貌第二,生養第三。若行和親,必於國於民,皆有大利。

    外戚之患,不可不察。

    朝堂之上,百官屏氣。

    “鄭公。”薊王心意不決,必問儒宗。

    “老臣在。”儒宗持芴奏對。

    “名門貴女,固才情俱佳。隻因‘書香門第’,‘蔚然成風’。荀子曰:‘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薊王連出金玉珠璣,連珠妙語:“孤隻慮,寒門單家,無此便利。不入春闈,該當如何?”

    “如主公所言。世家名門,多書香門第。”儒宗言道:“家門藏書,既眾且精。譬如蔡少師,書富百車。蔡琰誦憶,四百餘篇。然魁首僅昭姬一人耳。國中四百城港,習文學武,蔚然成風。何愁未有俊材出。”

    儒宗之意,名門稀少,而爵民眾多。薊國五百城港,二千萬民。齊民之家,後發優勢明顯。待《薊國大百科全書》編撰畢。科舉取士,水到渠成。可與察舉擇士,相輔相成。

    再深思。儒宗言下之意。先前,學術為經學世家所壟斷,故家門子女,近水樓台,先發優勢,皆在此次春闈體現。然待《薊國大百科全書》,一統百家。破世家經學壟斷。齊民、爵民之家,後發優勢,當集中爆發。

    為何儒宗,無門第之見。因材施教,有教無類。“客耕東萊,學徒相隨已數百千人”。經由其遊學關西,拜大儒馬融為師之經曆,便可窺一斑。

    馬融喟然謂門人曰:“鄭生今去,吾道東矣(注①)。”可知,鄭玄必傳道授業於關東。

    薊王能請動儒宗出山。皆為漢室三興也。

    一場漢末之亂,湮沒多少英傑。

    門下署,鸞棲館。

    後院精舍。

    陳國主簿梁習,悠悠轉醒。

    目光所及,華室生輝。

    “主簿醒否?”門下主簿孫乾,身旁端坐。

    “我身,在何處?”梁習猶未還魂。

    “身在鸞棲館中。”孫乾笑答。

    “莫非……”心念所及,梁習掙紮欲起。

    孫乾離席攙扶:“如主簿所料,未能赴死也。”

    “鴆毒無藥可解,何以苟活?”梁習忙問。

    “今晨沐浴更衣時,館中官婢偷換毒瓶。”

    “原來如此。”梁習苦笑:“下臣舉止,盡在主簿所料。”

    “非我所料。乃奉主公之命也。”孫乾這便將前因後果,娓娓道來:“主公善識人。知子虞,奉命而行不義,必以死謝罪。故有此舉。”

    “何不明言,反暗換鴆毒。”梁習必有此問。

    “主公言:子虞飲藥‘而死’,已全君臣之義。可不必歸去。先為門下屬吏,再擇一州牧之。如子虞所言,忠臣無絕,社稷猶在。你我共勉。”

    “下臣,慚愧。”梁習不覺以淚目。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