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1.63 何樂不為(2/2)

作者:熏香如風字數:4246更新時間:2020-12-17 17:15:06

    所謂“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

    即來則安。

    將營事,悉托良臣。薊王攜繡衣吏,巡弋日光普照之地。附近高原草場,多有東女國零星部落遊牧。見王旗所至,亦殷勤備至,請入家中。即便天晚客居。薊王亦婉拒牧人妻女侍寢,命史渙領繡衣吏,日夜值守。休要放入一人。

    “俗重婦人而輕丈夫,而性不妒忌(開放習氣)”,“女貴者鹹(皆)有侍男”。

    誰幸誰,猶未可知也。

    漢室貴胄,名重天下。“路途糧絕,往村中求食。所到之處,聞劉豫州,爭相進食。”史上落難時,尚且如此。何況,今時今日。

    遍遊山川河穀,草場林地,薊王此舉,自有深意。話說,畢竟臨近大雪山,高寒缺氧之地。自西王母,年擲億錢,重立西王母國。國中女王,並諸小王,皆擇“諸川”定居。得益於蜀商往來,迅速向城邦轉化。所謂“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能坐享其成,何必餐風露宿。親力親為。遊牧已漸沒落。尤其“女貴者”並“諸女王”,皆於川中高地,築塢堡自守。國中貴族,皆圍塢而居,沿山順下。川中皆辟為良田。廣植青稞麥並蕪菁。雖不足外販,卻足可自給。東女國,物產豐富。出:犛牛、駿馬、金、銅、寶石、朱砂、麝香、鹽等。稍後史載“恒將鹽向天竺興販,其利數倍”。

    尤其犛牛,駿馬。高原良馬,先秦時稱“西蕃馬”,前漢喚“羌馬”。薊人稱“河曲馬”。因先前,羌身毒道未通,良馬多出賜支河曲,故名之。實則,河曲馬,涵蓋冰凍高原,及整個西王母國。

    河曲馬,體形勻稱,耳長敏捷,頭長,胸深廣,頸長中等,背平腰短,尻寬平,筋腱壯實,四肢粗壯。毛色以黑、青為主,也有騮、栗等色。極適高原氣候,高山騎乘,行走自如。負重五百斤,長途騎乘,可日行百裏。以善走沼澤草地而著稱。匹馬可拉二千斤輜重。駢馬可拉五千斤輜車。且馬力恢複快,故多作役用。

    薊王翻越昆侖山口時,將鮮卑馬,皆換成河曲馬。

    話說。薊王平定隴右時,便將前漢廢棄之牧師苑,悉數重建。以養馬為主,兼牧牛羊。前漢盛時,牧師諸苑,達三十六所。皆有牧師官,掌理其事。“官奴婢三萬人,養馬三十萬匹。”

    薊王不世雄主,薊國大漢一藩。更加畜力機關,大行其道。牛、馬、騾、驢,正堪大用。單西林一邑,便豢養良馬二十萬匹。可想而知。隴右一地,駿馬不下百萬。且無需官奴婢,皆由牢城羌戶,自行飼養。

    便是薊王征調,亦需足額付費。若有損傷,,需照價賠償。軍馬寄養羌戶家中,亦需足額付費。如前所言,薊王從不白用。

    聞薊王征調河曲馬。西海郡中羌戶,聞風而動。不出三日,聚齊良馬數萬匹。足夠萬乘兵車所用。

    挺近高原,無往不利。chaptererror();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