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1.143 性自命出(2/2)

作者:熏香如風字數:4370更新時間:2021-01-27 15:04:30

    綾機,便是織綾機。舊時織綾機,足有百二十躡(踏具),織工圍繞綾機,踏躡織錦。織一匹花綾,足需二月。後雖經多次簡化。時下,踏躡,仍足有一半。且,“五十綜者五十躡,六十綜者六十躡”,非常笨拙。正因效率低下,故薊王命將作寺改進。且傳語,命馬鈞施為。

    “臣,領命。”馬鈞責無旁貸。

    待起身,左國令又道:“主公又言,若能以水力驅之,則大善。”

    “喏。”馬鈞默記在心。

    欲改織綾機,毋需入宮中織室。城中織肆,隨處可見。論樓桑城中織肆。當屬王太後所置(女)“工樓”。最為知名。時,薊王為陸城侯。互市三郡烏桓。見西林邑中胡婦,善緙織。遂取羊毛,織金絲毛毯。為樓桑名產。王太後遂於寢肆之上,立織肆。傳授邑中婦人,緙織之術,稱女工樓,又稱繡樓。命匠人造“緙絲機”。

    後有钜鹿陳氏宗人,逃難薊國。呈“蒲桃錦”、‘散花綾’織造之法。被女工大家,王太後慧眼識金。經親手改良,遂成薊國名產。織造工藝亦由白湖女校,傳給國中善巧工之婦人。又命匠人,廣造百二十躡“織綾機”。

    時“機用一百二十躡,六十日成一匹,匹值萬錢”。足見名貴。

    待薊王遷入臨鄉王城。王太後又循漢宮舊例,於西宮置織室。王子、公主衣服,多出薊王妃之手。東宮王子、公主,雖多,畢竟嬰兒,尚足一用。如今,王子公主,身形漸長。已不足為用。王太後家書言及此事。薊王遂傳敕命,由西林少年,“天下名巧”之馬鈞,著手改進。

    事不宜遲。

    馬鈞遂親赴繡樓,觀百二十躡綾機。

    樓桑四市,夜市、坊(蕃)市、橋市、後市。屢經增築外擴,皆為大市。八方旅人,四海番商,南北百貨,雲集其中。

    不愧薊王商都。

    將作寺,臨白湖。與水軍大營,隔岸相對。樓桑八景,天下知名。另有新八景,亦廣為人知。將作寺“玲瓏(巧)閣”,便位列其中。

    玲瓏天閣,本是右國令所造,琉璃暖閣。四季如春,繁花似錦。唯恐甯姐姐,睹物思人。薊王遂命將作寺,改造成玲瓏天閣。用於陳列,墨門奇巧之物。取“八麵玲瓏”之意。

    與太學圓樓頂,陳列蔡少師學富百車之“寶玦(書)閣”,功用相同。

    凡墨門弟子,將作寺工。皆可登閣,一窺究竟。

    樓桑乃薊王,龍興之地。少時,薊王豪言,欲使天下,皆為樓桑。言猶在耳,河北已如樓桑。料想,有生之年,當可得見。

    信步走來,濃妝淡抹,鮮活人煙。

    西林少年,浹髓淪膚,身心俱醉。

    行至樓桑,環島街心。亮明身份,道明來意。便有主事,引馬鈞登繡樓。

    天梯移門,不及開啟。機杼之聲,已入耳畔。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