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1.300 草原航道(1/2)

作者:熏香如風字數:4122更新時間:2021-04-26 21:19:00

    正因大遼水泛濫成災。前漢時,三川郡內外,皆是甌脫地。至唐時,仍是泥沼。百裏無人煙。究其原因,遼東異族盤踞,逐水草而居。農耕民人,紛紛入關躲避。地廣人稀,自家良田尚耕種不及。何有餘力再圩泥沼。

    薊國卻不然。千裏國土,聚集二千萬民。且一國濟下,十餘載。季季大熟,年年增產。然四海船商,經年量販。薊國新穀,廣輸大漢州郡。謂“高築牆,廣積糧”。為囤積糧穀,薊王不惜外戰荒洲,立江表十港。寄田券籌措資金,開拓海外不毛之地。垂涎一季三登之沃壤,更不惜遠征竺。並北竺為豐州。為求種田,無所不用其極。可想而知,又豈能坐視國中東境荒蕪。

    更有甚者。舉國大建,青壯客庸各地,日賺二百大錢。已成慣例。薊國征討下,所積大筆戰爭財。與其積壓國庫,不見日。不若廣施國人,惠及百姓。更何況,治水圩田,一本萬利。

    薊國近二百七十萬戶。不計遷入編戶及客籍落戶。年人口增長率,高達千取十二(1‰),年增二十四萬口。上計署統計,兩漢四百年,唯“文景之治”,可與之相媲美。

    年增二十四萬口,是何等規模。不出十載,人口翻倍。

    彼時,薊國千裏國土,無從析分。唯向河北、關東、關中、隴右、漢中、蜀中、乃至江東、嶺南、海內十洲,不斷分戶。料想,三百薊王子,已元服就國。當可無縫接收,薊國新戶。下皆視流民如洪水猛獸。唯有薊王家,視若珍寶。三百薊王子,自幼耳濡目染,言傳身教。當與薊王,相向而行。父死子繼,將國策持續推行。終成下大同。對此,薊王早有遠見。

    故俗語曰:“子要親養,地需親耕。”

    即便遠隔萬水千山。日夜三千裏,木蘭先鋒,十日必達。彼時,“海內存知己,涯若比鄰”。下皆漢土。居於何處,無有不同。

    薊王出征前,命國相分戶大通郡。二位國相,奉命行事。年前已分三萬戶。上計署預計,待八月案比時,今季分戶,當不下三萬二千戶。薊北四縣,兩季得民,達六萬餘戶。再加舊時民戶,足有十萬戶。

    如前所言。隻需三百出仕。得千石高俸,不過二三載之間耳。謂吏治民生,錦上添花。隻需滿腹經綸,德才兼備。出仕薊國,必可一展長才,青史留名。

    大通郡之後,便是三川郡。亦不出二載,當可得民十萬戶。

    如京兆三休,升任千石城令,唾手可得。靈輝殿中,覓得一席之地。

    時人早有先見。薊國城令,出為郡守,薊國郡守,出為州牧。薊國州牧,出為三公九卿。封侯拜相,易如反掌。

    金烏大殿,夜宴正酣。

    殿中嘉賓,非富即貴。除薊王屬吏,陪坐側席。餘下皆出,王侯顯爵。然毋論荀氏六長之首,亦或是京兆三休其二,乃至外族家臣然仁。儒雅之風,不減分毫。

    薊王賞簡,少有累日大宴。然為款待諸王,並姻親。大雅之堂,破例奢靡。

    座下屬吏,名流高士,如過江之鯽。席間或吟詩作賦,或舞劍助興。與會嘉賓,歎為觀止。各自唏噓。推杯換盞,便是推心置腹。觥籌交錯,便是彼此交心。一場酣暢淋漓,賓客大宴。足可彌合間隙,拉近距離。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