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1.65 舉門出仕(2/2)

作者:熏香如風字數:4522更新時間:2021-06-04 01:38:16

    “鄭公,所言是也。”南閤祭酒許子遠,欣然頓悟。

    “老臣,代門下,謝主公隆恩。”張臶淚目下拜。

    觀者無不唏噓。

    郅居守周異,身後之位。薊王亦命左右國相,舉薦賢良已繼之。料想,多半亦出太學博士。

    待諸事畢,薊王起身罷朝。百官恭送王上移駕後宮。而後魚貫出殿,列隊登車。

    眾國老,驅車共赴紫淵,共赴王子館宴。聞,國老之中,並稱酒豪,有二人。儒宗與盧少保,皆“善飲酒,可飲一斛”。

    國老先行,而後循官職,次第登車。

    “子遠留步。”百官聞聲回望,正是報館丞陳琳。眾真二千石官,心領神會,先與許子遠別過。

    “主公何意?”陳琳必有此問。

    許攸答曰:“效古之國君,千金求千裏馬也。”

    陳琳亦稱飽學之士。略作思量,這便醒悟。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不禁心生慨歎,有感而發:“我主‘總攬英雄,思賢如渴’是也。”

    “孔璋,所言是也。”許子遠,語透深意。

    “子遠,既已早知,何必多問。”陳琳仍有不解。乃至殿上勸諫。

    “為主分憂也。”許子遠,撫掌笑道。

    “原來如此……”陳琳亦是遲醒。

    不出三日。钜鹿張子明,舉門出仕。遂成街頭巷尾熱議。唏噓慨歎,兼而有之。

    薊王家大業大。阿陵九城屬吏,便是數百門徒,已不足用。薊吏天下馳名。遷官河北五州者,比比皆是。且阿陵九城,得食比三百石守長之俸者,不滿十人。餘下丞、尉等,皆是二百石少吏。術業有專攻,學業有參差。為人師者,既能因材施教,自可量力而用。

    且舉門出仕,必成轟動。如前所言,兩漢經學門派林立。同門還有枝屬。如此細分,凡名士大儒,必有徒眾。少則數人,多則數千。知薊王舉門為用,焉能不滿門來投。

    且自薊國並立荀子入《五書》,興大儒學治世。編撰《大百科全書》,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雖有儒宗,攜“鄭門三千”,北上來投。然畢竟儒宗。《拾遺記·卷六》:“京師謂康成為‘經神’,何休為‘學海’。”

    我等枝門,無從可比。然觀張臶,舉門出仕。我輩,焉不為薊王所用乎。

    薊王此舉,亦出“拾遺”也。唯恐薊國大儒學,一統天下。故行“千金買馬骨”。重用張臶門徒,以勵天下枝門。齊投薊國。

    此乃,人君南麵術也。

    罷朝,薊王移駕西宮,問安二宮太皇,三王太後。風雨無阻,旦夕不斷。

    二宮太皇言。欲請王上夜宴。

    心知必有要事。薊王這便從命。

    雖說宴無好宴。然畢竟薊王宮中。二宮太皇,吃穿用度,皆出薊國。是宴請薊王,亦是宮廚掌勺。無非餐自無極殿,遷入皇英殿,而已。斷無,後顧之憂。

    入北宮見過三後,薊王自歸合歡殿。洗漱更衣。

    著常服,赴皇英殿夜宴。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