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416章:凡勃倫效應(2/2)

作者:呼啦圈大神字數:6446更新時間:2019-06-30 16:30:01

    而隨園則是因為供不應求,貨物越來越稀缺,隻能漲價控製局麵。這樣一來,他們的購買欲望反而會更加強烈,好似不買才變得吃虧了一樣。”

    大家聽了楊懷仁要繼續漲價的理論,一時半會還想不太明白,需要時間消化一會兒。

    楊懷仁想到的是,無論古人還是現代人,在知識和見識方麵或許有很大不同,但是在心理方麵是不會有明顯的變化的。

    好比後世的房地產商,他們賣房子的時候就是利用凡勃倫效應,開發一個地產項目的時候,所有的房子並不是同時上市銷售的,而是有一個預購,正式發售和尾房搶購的過程。

    預購的時候明明一萬一平米,到正式發售的時候,直接漲價最少一成,漲到一萬一一平或者更高,他們也根本不會怕因為漲了價就賣不出去,反而會因為漲了價,讓買房者更加踴躍的去搶購。

    就這樣,越是漲了價的房子,越是受到買房者的青睞,而如果不漲價,反而會讓買房者覺得你家蓋的房子不值那個價錢。

    其實房子的價格,從開發商建成的那一刻,在限定利潤率的情況下,公開發售的時候其價值就是固定的,隻會隨著當地的物價水平變化造成的地價變化而波動。

    而開放商利用購房者的心理變化而製定相應的銷售價格浮動,就屬於營銷手段了。

    在供求關係不變的情況下,這世界上絕大多數商品在投放市場的時候,都符合這種效應,楊懷仁利用這種效應來賣菜,確實也無可厚非。

    多花了錢買菜的有錢人,也根本不會在乎多花的這點錢,他們得到的心理滿足,比額外付出的那些錢可受用得多。

    夥伴們慢慢想明白這其中的道理的時候,無一例外的都驚呆了,楊懷仁在他們眼裏,除了是一個廚藝高超的廚子之外,還是一個商業奇才。

    古人做買賣賺錢,思想上都被牢牢固定在一定的框架內,那就是出售產品的時候,先計算成本,然後在這個成本價格上,加上一個自己可以接受的利潤率,然後便製定除了銷售價格出售貨物。

    這樣做買賣是賺錢的,但是賺得太慢,而且毫無技術含量。後世大量的經濟學和營銷學大師提出了各種各樣的理論,商人們便根據這些理論琢磨除了各種各樣讓消費者眼花繚亂的營銷手段。

    而這些營銷手段,目的無非是創造利潤最大化,而商品自身的價值,也在各種營銷手段的推動之下,抬高了數倍甚至數十倍。

    楊懷仁這種後世見識多了這樣的營銷手段的人在古代做生意,這方麵的優勢就十分明顯了,這或許就是點石成金了吧。

    製定好了銷售策略,楊懷仁心裏也輕鬆了不少,可以預計的是,這些新式蔬菜上市的第一年,會給他帶來一筆巨大的財富,而這些財富,正是他實現理想所必須要積累的資本。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