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303章:大煮幹絲(2/2)

作者:呼啦圈大神字數:6734更新時間:2019-06-30 16:35:50

    切好的豆腐幹片再切成細絲,然後放入涼的清水中淘洗數遍,絲絲分明的豆腐幹細絲便呈現在眼前。

    下一步就是燙了,而燙的的手藝,才是這道菜好不好吃的關鍵。

    淮揚菜大廚在製作這道菜的時候,會在煮水的鍋旁邊準備一盆熱堿水,白切幹絲先放入沸水中燙上幾遍,待幹絲變得柔軟,然後撈出來放到熱堿水中淘洗一遍。

    放入堿水中淘洗,一來是去掉豆腐幹本身的豆腥味,二來是讓豆腐幹絲變得柔軟又不失勁道。

    這裏的處理就非常細致了,豆腐幹絲在堿水中放置時間太短,豆腐幹絲就不夠軟,放的時間太長,豆腐幹絲就容易泡爛。

    隻有非常有經驗的大廚才能掌握好尺度,把豆腐幹絲加工的恰到好處,光是這一門燙的手藝要想練出來,下的功夫和花的時間,便一點兒也不比前邊的刀工練習的要少。

    然後便是調味了,一般情況下,會用幹煸過的蝦幹或肴肉碎末,配以蔥薑絲,調以料酒醬油,少許糖醋,中火煮一下,然後覆蓋在燙好盛盤後的幹絲之上,一道燙幹絲就算完成了。

    民間的做法相對簡單,切好的幹絲直接裝盤,不斷用開水燙洗數次,熱水瀝出後,把燙好的幹絲裝盤,最後淋上麻油和醬油,或搭配一些個人喜好的食材,便可以直接食用了。

    燙幹絲嚐嚐作為一種主食和茶點來食用,搭配一碗茶,就是一頓傳統的揚州早點。

    而大煮幹絲,則是在燙幹絲的基礎上,使用了更複雜的調味和配菜,讓這道家常食變成了一道淮揚菜中的代表性菜式。

    同樣是食用豆腐幹絲作為主要原料,配以火腿絲,筍絲,銀魚絲,木耳絲,口蘑絲,紫菜絲,蛋皮絲,雞肉絲,甚至加入名貴的燕窩絲或者海參絲等,用清雞湯水煮入味,所以這道菜也曾經被稱作九絲湯。

    後來隨著食材的豐富,大煮幹絲中“絲”的種類也越來越多,有的甚至加入了二十幾種食材,而且不同的搭配下,讓這道菜衍生出了不同地域和口味上的不同特色。

    此時的揚州大煮幹絲還相對傳統,主要材料是豆腐幹絲和雞肉絲,搭配少許火腿絲和筍絲,均勻碼在一隻碗中,連碗一起用雞湯煮熟之後,把盛著幹絲的碗反扣如另一個大碗之中,形成一個山的形狀。

    最後再點綴些香菜葉兒,這道菜便算是完成了。

    大煮幹絲口味清香,味道鮮美,豆腐幹絲爽口綿軟,卻沒有絲毫的豆腥之味,搭配火腿絲筍絲等配菜提味,加上雞湯的清香,讓大煮幹絲成為一道膾炙人口的佳肴美味。

    楊懷仁嚐了一口,便覺得他很喜歡這種簡單卻富有層次的美味,隻是覺得的煮幹絲用的雞湯是剛熬的雞湯,味道似乎還沒有完全融入到豆腐幹絲之中,若果換了他平常使用的老雞上湯,味道應該更加醇厚一些。

    不過他還是稱讚了做這道大煮幹絲的大廚,在這個年代能做出這樣的水準,也已經十分的難得了。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