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八十一章 房產(2/2)

作者:陽電字數:6536更新時間:2019-01-31 02:35:39

    然而計入房產稅,聯邦的絕大部分房產,年化收益率都低於15%,即使不計通貨膨脹,也要七十年才能收回成本;至於七十年後,房屋本身早已破敗不堪,除非有建築商肯出資拆遷、重建,否則價值會直接清零,相當於一筆錢以零利率存了七十年,整存零取,世上還有比這更糟糕的生意嗎。

    甚至於,七十年後的世界,哪怕暫時還能正常運轉,一棟棟遍布聯邦大城市的高層建築,又何嚐還有拆遷補償的價值:

    拆掉搖搖欲墜的三十層高樓,原地再建三十層的高樓麽;

    如果還要給舊樓的房主們補償相當於新房價值的巨款,開發商豈不是在義務勞動,他們肯嗎。

    考慮到所有這些因素,聯邦的房價,買家還能忍受的唯一“合理”的理由,就是期待未來房價的進一步上漲,否則,正如市盈率超過七十倍的股票,這些所謂的不動產,就是完全意義上的金融垃圾。

    在這樣的規則之下,聯邦的房產,價格隻能有兩條路,要麽持續上漲,要麽跌價到市盈率二十倍以內,除此以外,沒有其他任何一種情形能長久維持,哪怕聯邦政府強力幹預,也注定無法持久。

    房價如果不調整到正常水平,那麽,就必須一直上漲,否則無法用未來的價格預期來“填平”過低的回報率,但這樣的上漲,又能持續到什麽程度呢,即便名義價格一直在升高,絕大多數持有房產的民眾也注定無法套現,並不是主觀上不想、或者客觀上不能套現,而是市場上根本就沒有這麽多的資金來接盤。

    要麽一直漲,要麽現原形,歸根結底沒有第三條路,而漲呢,又不可能沒有上限。

    最終,量的泡沫必然在危機中湮滅,正如聯邦乃至全世界正在經曆的,一場漫漫長夜般的經濟寒冬。

    方然的推理,並不是一個人自娛自樂,過去幾十年來的世界經濟,聯邦的不動產市場,基本驗證了他的推測。

    唯一的變量,事實上來自於理想聯盟的崩解,龐大的屍體,讓西方世界得以續命,過去三十年來的列強不動產價格總體上一直在漲,也隻是因為理想聯盟等國家的屍體滋養。

    現如今,橫財耗盡,資產價格也吹到了文數字般的高位,失去支撐的經濟迅速崩盤,也就是一種必然。

    在經濟危機的海嘯中,一開始,聯邦政府還在嚐試控盤。

    畢竟作為列強之一,擁有龐大的經濟規模和軍事實力,聯邦的危機對策,總不外乎對外轉嫁損失,國內的情形,暫時倒也還能控製。

    但是鎖定房價,避免波動,這種操作則注定會失敗。

    麵對新一輪經濟危機,早年間積累了量泡沫,房價高企的聯邦,一度使出了渾身解數,力圖將嚴重虛高的房價徹底釘死,表麵上,是力求穩定、不允許漲跌,其實大家心知肚明,暴漲之後就會是暴跌,所謂“釘死”房價,無非還是拒絕其調整到合理價位,拒絕房價下跌、泡沫消融而已。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