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六一章 替換(2/2)

作者:陽電字數:6826更新時間:2019-02-15 14:54:57

    即便在心裏這樣想,事實上,當事者也根本沒得選。

    自己的全基因測序信息,未曾進入過“聯邦身份辨識信息數據庫”,對方然而言是一種幸運。

    但對於目標人物的基因數據,是否已經泄露,他就沒法輕易侵入聯邦安全機構的基因數據管理中心,而隻能自己花時間去查。

    正因如此,在ASA的初篩條件中,已經剔除了大量疑似做過基因檢測、有信息泄露風險的候選目標。

    萬幸,以聯邦逾三億的人口基數,和各大高校、研究機構中年輕人的龐大數量,即便設置如此苛刻的篩選條件,約莫一個月後,方然還是從ASA0提交的初篩名單裏,找到一名信息高度匹配、仿冒風險也可以控製的目標人物。

    目標隻找到一個,對不容有閃失的身份隱匿而言,顯然不夠。

    就在方然動手查詢目標背景、尋找獵物時,部署在物理學部大型機上的ASA也沒閑著,通過數據共享,時刻刷新初篩名單,不斷將符合條件的潛在目標補充進去,一邊將發現新疑點、不適合動手的目標刪掉。

    這一切,完全通過AI的深度學習來進行,效率之高,令方然印象深刻。

    在此之前,即便多少年來始終在和計算機打交道,他也幾乎沒有預見到,有朝一日計算機軟件的智能化水平,會發展到這樣的程度,甚至,就連身份背景信息調查這樣的、原本隻能由人去完成的工作,現在,藉由網聯網絡的極大發展和數據存儲的規範化,都可以用人工智能程序來進行。

    哪怕對計算機、對程序而言,並不真正理解自己正在做的是什麽,一定的錯誤率在所難免,但計算機的超高數據吞吐率,仍完全彌補了這一缺陷。

    對“名單篩選”這一類對疏漏並不敏感的任務,就更是如此。

    鎖定目標,基本確認此人的基因測序數據尚未出現在“身份辨識信息庫”中,逐一核查過身份信息、個人特質與行為習慣,目標人物的照片、視頻出現在屏幕上,方然緊盯照片裏的側臉,神色凝重,若有所思。

    如果一切順利,不久之後,與這些資料對應的“本人”,就會換成了自己。

    基因,現階段任何技術都無法作假的判據,與此相比,諸如指紋識別、人臉識別甚至虹膜識別的凡此種種,都有辦法規避,但為了減工作量,方然還是設置了一係列篩選條件,現在屏幕上的這一位目標人物,他的虹膜信息就未曾進入過政府機構、社會組織這些第三方的數據庫,更有利於他的仿冒。

    可靠性一般的人臉識別且不談,至於指紋,用指尖貼就可以……

    他下意識的看向姓名一欄,默念了幾遍。

    托馬斯*安生。

    名字,隻是一個代號;

    甚至於對來自孤兒院的方然,這,連代號都算不上。

    但此時此刻,他還是告誡自己,要盡快熟悉這個名字,做好成為“安生”的準備。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