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六二章 聯係(2/2)

作者:陽電字數:6784更新時間:2019-02-19 23:49:24

    托馬斯*安生的社會聯係很少,不僅沒有親人,現實世界裏也幾乎沒朋友,包括沒有女友,這很方便他接下來的行動。

    那麽同學呢,這方麵的情形怎樣,對照一下自己的狀態也不難理解。

    就方然自己,在伯克利大學讀本科時,還會和同一棟宿舍樓的室友、實驗室的同學與導師打交道,除此之外,他多少總還是要上課,應付考試,還有學校方麵組織的一些活動,即便在網絡如此發達的今,這些事也不太可能完全在虛擬世界裏進行,白了,幾乎每一,都會有見過他的目擊者。

    但是到了研究生階段,尤其是最近幾年以來,聯邦高等院校的網絡教育持續推進,對托馬斯*安生這種不求上進、至少不求傳統意義之上進的學生而言,個人生活就自由的多,不僅住在校外,本人也幾乎從不在學校裏露麵。

    那麽這位安生,他究竟在做什麽呢,一言以蔽之,大概是“車庫創業”的白日夢。

    “車庫創業”,聯邦民眾、尤其是中老年人,對這一詞匯大抵不會太陌生,甚至十分熟稔,畢竟在他們還年輕的時候,以比奧*蓋茲、史蒂夫*喬布斯、馬克*劄克伯格為代表的高科技公司創始人,都是在“車庫”之類的簡陋場所創業成功,類似的傳奇故事一直廣為流傳,讓許多充滿幹勁的年輕人投身創業,期待某一成為高科技領域的獨角獸。

    然而硬幣總是有兩麵,“車庫創業”的故事本身,也許確有其事,但故事裏的主角們鑽進車庫之前,身家和背景如何,就沒有多少聯邦民眾會去關注。

    其實,但凡神智正常者,隻要有強大的背景資源,

    別“車庫創業”,即便在下水道裏鼓搗又怎樣,不管在哪,都能創業成功。

    譬如比奧*蓋茲,多少聯邦人津津樂道其從哈佛退學、在車庫創業的傳奇,卻對其母親身為“國際商用機器”公司董事之一的背景視而不見。

    再譬如經濟領域,多少投資者頂禮膜拜的巴菲特,八歲時進入金融領域的所謂才,事實上也是拜身為聯邦國會議員的父親所賜,由投資公司董事長手把手的領進門,而非一群夢想成為投資之神、在股市裏割肉飼虎的蒜苗們所想象的那樣,

    成功全靠己,能外為Zer。

    如果在十年、二十年前,信息技術大潮洶湧的時候,普通人投身其中,還多少有一線脫穎而出、逃避大資本並購封殺的希望而成長起來;

    那麽在今,世界經濟遭遇重創、一蹶不振之際,所謂“創業”,就隻不過是當局忽悠持現民眾的口號,

    指望有人會中計,將寶貴的現金流貢獻出來,暫時遮掩經濟崩潰的無底洞。

    “車庫創業”不靠譜,這是方然的看法。

    但不管托馬斯*安生的選擇是否明智,客觀上,這都對他的計劃有利。

    住在校外,居所地處偏僻、且有長期租約,有限的社會聯係幾乎全在網上,方然的計劃因此少了許多變數,多了幾分勝算。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