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三一章 鼓勵(2/2)

作者:陽電字數:7240更新時間:2019-03-24 19:11:37

    聯邦民眾對子女的撫養,基於各自的經濟條件,標準,肯定也是高低不一。

    但是考慮到孩子的經濟屬性,幼年時,幾乎必定是隻有投入、沒有產出的消耗機器,這種隻提供消費能力、卻不要求就業崗位和薪水的“純粹的消費力供體”,則是聯邦經濟的一劑強有力激素。

    麵對自己的子女,一般而言,父母的親情與責任感,總歸會讓他們承擔起養育的職責。

    再即便繁衍後又反悔,這種事,也幾乎沒有半途而廢的可能,當事者再後悔不迭,也別無他法,而隻能將這件事進行到底。

    如此一來,繁衍,就等同於民眾中出現了穩定、持久、動力充沛的消費力之源。

    這也正是聯邦政府所樂意看到的。

    著眼於眼前的經濟形勢,而非聯邦的百年大計,當局的想法,做法,大抵如此,隻要眼前有足夠多的麻瓜,選擇了多生多養,就能為饑腸轆轆的金融資本提供新的利潤。

    至於,這些盲目生養的多子之家,今後將陷入怎樣的窘迫,甚至因為吃飯的嘴太多而影響到起碼的生存……

    那畢竟都是以後的事。

    以後的事,以後再;先把眼前這一關對付過去,才是正經。

    正是這種狡猾的策略,事實上,讓聯邦社會在近幾年間,平添了數以十萬計的“額外”出生人口,暫時減緩了生育率的跌落。

    但這些“消費力之源”,總歸會長大成人,父母的投入也不可能一直持續下去。

    到那時,這些新增的人口,能不能找到一份養家糊口的工作,能不能合理合法的占有起碼的生產資料,甚至,有沒有機會在翻地覆的蓋亞表麵掙紮求生,這些懸而未決、前景堪憂的問題,根本就無人關注。

    即便聯邦當局,在當今時代鼓勵生育、拉升生育率的主事者,也一點都不關心這些新增人口的未來。

    但凡洞悉文明的未來前景,就不難提前看明白:

    在並不久遠的將來,人類,人類社會,乃至人類文明,根本就不需要這樣多的人口。

    事實上,即便蓋亞表麵的資源再怎樣豐富,生產力再怎樣發達,以那時的社會態勢,也根本無法供養這樣多的人口。

    人口的多與寡,表麵上講,是事關種群存續的原則性問題。

    但是與蓋亞表麵的任何一個物種都不同,在人組成群體、進而形成社會之後,科學技術得以發展,嚴酷大自然對人的威脅程度隨之驟降,死亡率穩定下降,種群的個體數量則越來越多,直到今,七十億人遍布蓋亞表麵,已完全擯棄了“以數量求生存”的策略。

    白了,在人類掌控蓋亞、自詡萬物之靈的時代,種群、國家、文明的人口多寡,並不會影響其自身的存續。

    古往今來的統治者,之所以在漫長的歲月裏一直鼓勵生育,盡可能提升人口數量,歸根結底,還是著眼於更多人口帶來的更龐大之經濟規模,和為戰爭提供充足的兵源。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