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七四章 領域(2/2)

作者:陽電字數:6824更新時間:2019-04-13 22:05:10

    為人服務的機械,其自身,人參與其中的抓手卻在消失。

    類似的情形,還出現在其他領域,生產傳統機電設備的聯邦某公司,提交的項目則是“空氣調節設備APS”,其自動化產出的空調器,也已經取消了本地遙控功能。

    按公司的設想,連接網絡、AI管理的空調器,已經具有很強大的信息獲取與決策製定能力,不需要用戶自己拿遙控器、或者在控製麵板上調整,就能按網絡和傳感器反饋的信息,自行決定工作方式和預設溫度。

    這樣的產品,對用戶而言幾乎沒一點掌控感,銷路或許也不會好。

    然而話回來,這年頭,還有多少空調生產企業,會主攻消費類市場呢:趨勢是明顯的,在聯邦,為計算機係統配套的空調產品,市場份額已超過了為人服務的傳統空調。

    而在前者,遙控器就是多餘,調溫功能必定會通過網絡來實現。

    一個,又一個,借助FSI專家組的便利條件,無需親自滲透服務器、竊取數據,就能查閱聯邦經濟領域的海量資料,方然越來越清晰的看到,就在一個個企業,組織乃至個人出於自身利益而進行的活動中,計算機,智能係統,正在逐步蠶食人類社會,甚至隱隱有將取代後者的勢頭。

    完全取代,或許是一種幻覺,但取代人的絕大部分能力,卻很有可能。

    FFRI-I的工作內容,從層次上講,目前還局限於聯邦產業領域中的第二產業部門,具體而言,就是大量應用科學技術成果的裝備製造業、建築業、能源資源產業和科技研發機構,這些領域的實體中,科學占主導地位,容易納入FSI的框架。

    另有一些產業領域,具體而言,更貼近人類生活的紡織與服裝產業、信息處理與傳播產業、醫療與生命科學機構,短時間內則無望FSI化。

    原因很簡單,專家組的業務能力有限,尚不足以讓聯邦一步邁入新時代。

    至於另外的一些社會產業、機構和經濟活動,諸如紅光區、生活服務、社會管理與運行等等,完全以人的主觀判斷、感性認識為立場,這些領域就被FSI體係排除在外,至少在可預見的未來,還沒有將其納入FSI框架的希望。

    隻不過這些領域,一樣需要借信息時代的東風,遲早也會引入計算機和AI。

    如果沒引入,那麽,就意味著這領域將消亡。

    這些暫時不適合、或者沒辦法接入FSI的領域,所需要的I技術和服務,“國際商用機器”公司同樣在做。

    新近入職的Eily就從事此類工作,在方然看來,倒是一個還可以的選擇。

    至於他自己,原本在夏洛特研發中心待得挺愜意,不耽誤公司的任務,一邊還參與FSI專家組的工作,眼前與將來的兩不耽誤,節奏把握的剛剛好。

    但就在不久後,一份“FFRI-I年會通知函”的電子郵件,卻讓他陷入了糾結。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