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九八章 定律(2/2)

作者:陽電字數:6950更新時間:2019-08-03 23:10:53

    具體的講,“初號機”存入數據庫的資料,是關於“最大公約數與最公倍數”的定理之證明,定理本身,是人類早已知道的“兩整數最大公約數與最公倍數之積,與兩整數之積相等”,一點也不稀奇。

    但是,對自身數據庫中,並沒有這一條淺顯定理的“初號機”而言,就很不尋常。

    從粗淺的數學知識出發,發現兩數的最公倍數、最大公約數,這些具有一定的數學意義的概念,這本身並非什麽奇跡。

    不過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的,總結出關於這些元素的數學定理、並完成證明,就絕非人類現有的計算機 人工智能可以辦得到:哪怕有再強的算力,再龐大的數據庫,也沒有可能“自主”的完成這一切。

    “初號機”的證明過程,以FSI規則的解析,的確合乎邏輯。

    令人震驚的事實,則隱藏在這一條普普通通的證明之後,明“強AI初號機”的確“理解”了人類提供的數學框架。

    繼而,在這一已有框架內,進行探索性的研究活動。

    第一個成果是粗淺的,對人類並無一點用處,但背後的機製,卻令方然脊背發寒。

    他當時就想到,如果,“初號機”能夠從基本的數學知識,推導出其自身原本並不知曉的數學知識,哪怕一開始的結論再簡單、甚至堪稱幼稚,假以時日,為“強人工智能”提供足夠強大的算力、和足夠長的運行時間,就有望得到更進一步的成果。

    一旦事態發展到那一步,“強AI”接近、達到甚至超越人類的智力水平,至少在其專攻的科學領域,便有望成為現實。

    想到這裏,方然默默記錄了時間,西曆1496年1月19日,04:6:0。

    正是在這一時刻,智力,人類自古以來始終壟斷的特性,被自己創造出來的人工智能所擁有,繼而將這壟斷擊出了第一道裂痕。

    即便這裂痕極微,其出現的意義,也注定會遠遠超越了痕跡本身。

    “強AI”的第一個研究成果,出現的時機,確實是偶然,在那之後,7*4持續運行的初號機便陸續產出數學結論,所得的定律、現象歸納與(甚至還有)猜想,源源不斷的被導入到數據庫中。

    這些結論,根據輔助AI的提取、解析,仍然處於很初級的水平,到1496年四月間,抽取的定律已接近一百條,但其中並無任何東西,是人類尚未得知的嶄新成果。

    對這種情形早有預見,一開始,方然就不指望從“強AI初號機”獲得收益。

    係統運行的趨勢,才更讓他關注,一方麵,在1月19日得出第一條數學定律後,三個月的時間裏,“初號機”的運行效率在逐漸提升,定律的產出速率一直在提高,這是十分顯著的變化趨勢。

    另一方麵,輔助AI的分析則發現,隨著“初號機”的持續運行,其調用的存儲空間、計算資源甚至係統本身的功耗,也在持續攀升。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