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五六四章 讀出(2/2)

作者:陽電字數:7270更新時間:2019-09-05 22:09:47

    “自我意識”,奇特之處就在於,即便因意外、疾病、手術等原因,其承載體被部分破壞,作為一個整體的自我意識仍能幸存,某種程度上,有點類似於全息影像。

    部分缺失的自我意識,顯然,不會毫無變化。

    但這並非研究者的關注點。

    相比於失去一部分腦組織的實驗者B,接受腦種植的實驗者A,會有什麽反應,才是774機構裏白大褂們最關心的。

    不再有自我意識的腦組織,接入實驗者大腦後,一開始,並未引發關注。

    除異體移植多少會出現的排異反應,以及腦部手術的若幹後遺症,一般而言,接受腦組織種植的實驗者,在最初幾周內“幾乎不會意識到發生了什麽”,當然對這些窮凶惡極之徒,研發機構會使用鎮靜藥物,使其反應遲鈍,表達能力也受到一些影響。

    作為明材料,在方然眼前的投影屏幕上,展現的是ID為74400090A741號實驗者的日常表現。

    看起來,除腦袋被特製頭盔、繃帶等遮住,其人的一切行為並無異狀。

    在接下來的幾周時間裏,經各種測試,研究者們逐漸發現,實驗者的自我意識開始“滲入”種植的腦組織,這種“滲入”,不僅包括在藥物刺激之下,神經元間的接觸從無到有、逐漸增多,也包括意識層麵的若幹跡象。

    這些跡象之一,“記憶獲得”,還解決了一個長期困擾腦科學家的謎題。

    實驗者的“記憶獲得”現象,是在自身腦組織與種植腦組織接觸後,兩者逐漸融合,流淌在腦中的生物電體係——自我意識,逐漸擴散到其中的一種過程。

    這一過程中,實驗者會“憑空”獲得,種植腦組織之供體所持有的一些記憶碎片。

    白了,就是種植到實驗者A之大腦上的腦組織,來自於實驗者B,而實驗者B又對某一事物存有記憶(已事先確認過),那麽在手術後的至多兩、三個月內,實驗者A就會逐漸“想起”關於的某些信息。

    這一過程,顯然意味深長,不過首先便解答了這樣的謎題:

    人類的頭腦,在存儲同一客觀事物的思維映像時,究竟有沒有某種統一的格式。

    或曰,用直白的問題來呈現:

    同樣的紅色,在不同觀察者的頭腦中,是呈現為相同的印象、所思所想在物理上近乎完全一致呢,還是有可能他們“看”到的顏色,根本不一致,隻是都被社會環境所教授,才知道那種知覺是“看見了紅色”。

    A腦中的紅色,與B腦中的紅色,會是同樣的思維映像嗎。

    這類問題一經提出,很快,學術界便基本達成共識,認為其“無法回答”。

    畢竟人腦的意識活動,在舊時代,直到蓋亞大戰前夕仍未被完全認識,涉及到頭腦中的主觀印象,似乎更是一個見仁見智、無法判定的問題:

    誰也不敢保證自己看到的“那種顏色”,在腦海中的映像,會和別人看到的顏色、形成的印象完全一致。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