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0740 韋寶真沒有這麽厲害】(3/5)

作者:軒樟字數:20312更新時間:2019-10-04 23:58:47

    明末農民大起義前期實力最強大的“闖王”高迎祥所屬部隊,多由明軍變節而來,就是軍餉不發的惡果。

    拖欠軍餉甚至影響到了遼東,崇禎元年,遼東兵變,又是因軍餉所為。

    而崇禎十七年,因湊不齊一百萬犒軍軍餉,而延誤了調吳三桂的關寧鐵騎入京,則又是放棄了明王朝的最後一顆救命稻草。

    若軍屯體係未廢,軍費充裕,足以自給自足,又豈有此憂。

    百年前軍屯廢馳的惡果,終於天啟、崇禎年間體現。

    當然,韋寶對朱由校分析的時候,肯定不會說崇禎朝的事情,隻是說假設建奴現在揮師入關會怎麽樣。

    兩線作戰的困境,無論如何,明朝正統王朝直接滅亡於明末起義軍,殘部勢力滅亡於清軍。

    與農民起義軍和清軍的長期兩線作戰是明朝滅亡的直接原因。

    崇禎帝夙興夜寐,勤於政事,不是一個中國傳統史學中“亡國之君”的典型形象。

    但遭遇內憂外患的現實局麵,內有天災大旱,以及以此為誘因而起的農民起義軍,外有遼東後金八旗鐵騎。

    明末戰事常常出現兩大憂患交替之勢。

    明朝單獨對後金時,曾取得了一定的勝利及戰略優勢,如天啟年間的“寧錦大捷”。

    但隨之農民軍在黃土高原不斷發展,明末農民起義軍的發展壯大,無疑有加派“遼餉”“練餉”以及“剿餉”的因素,“三餉”無疑大大加重了底層民眾的負擔,而為了支撐遼東戰事而消耗的人力、物力、財力,最終將轉嫁於底層民眾。

    同時,為支持戰爭,也分流了對救災的投入。

    因此,可以說,明末民變與遼東戰事有緊密的間接聯係。

    而明朝的兩線作戰,使其不能專注於一處。

    農民軍有幾次在明軍的圍剿下瀕臨絕境之時,均恰逢清軍再次進攻京薊,因而得以恢複發展,當然這不是主要原因,最終被由農民軍內部攻破首都而滅亡。

    而在遼東戰場上,崇禎十四年的鬆錦大戰之敗,使得其“九塞之精銳俱失”,十多萬精銳部隊陣亡沙場,遼東從此僅剩吳三桂所屬的三萬騎兵,關寧防線徹底崩潰。

    也讓明王朝喪失了最後一支完整的精銳部隊。

    當時的形勢下,也難以避免兩線作戰。

    財力不足,無力招撫,而與清議和,一則違祖訓,二則清方的誠意也值得懷疑。

    宋亡殷鑒在前,因此議和也恐無出路。

    “小寶,你說的太好了,國庫沒有銀子,內憂外患。與建奴和不得,打又打不起,朕真正是處處為難,這爛攤子,朕隻要一日多想,那日就頭疼腦漲,什麽都做不了了。”朱由校痛苦道:“小寶,知道朕為什麽這麽器重你嗎?因為你是頭一個主動向內帑交銀子的官員,隻有你小寶的心裏有大明,有朕啊!”

    韋寶一汗,敢情,皇帝是因為自己這段時間往內帑連連交銀子而欣賞自己的啊?

    看樣子,不但是普通老百姓需要銀子,皇帝更需要銀子。

    “陛下,微臣隻能根據淺薄的見識,做一點淺薄的分析,實在是沒有什麽好主意。”韋寶很謙虛的道。一來,他是真的沒有啥好辦法能讓大明快速起死回生。如果他重生到皇帝身上,直接當了皇帝,可能還好一點,自己暗中培養一支貼心人馬,至少近衛護衛力量沒有問題的情況下,可以大刀闊斧的搞改革。

    可他不是皇帝啊,自己隻是一個五品小吏,搞個毛改革,才提出一個文字獄的建議,已經不知道得罪了多少人。

    韋寶更知道,現在魏忠賢已經對自己起了殺心,再要是惹魏忠賢,搞不好等下皇宮都出不了了。

    “小寶,你不要有顧慮,朕很信任你,你想說什麽就說什麽,朕絕對不會對任何人說是你對朕說的!你不相信朕嗎?這裏並沒有外人。”朱由校殷切的看著韋寶,“軍屯荒廢已久,一天兩天怕是不能恢複了。而且各地駐軍向朝廷伸手伸慣了,如何還肯自己種田?大明兩麵禦敵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建奴起來,肯定要抵禦,農民起來鬧事,也必須打壓,都是沒辦法的。”

    韋寶看著皇帝炙熱的目光,心中卻毫無波瀾。

    從頭至尾,韋寶不過是一個偽明粉,韋寶關心的是華夏的未來。

    一,韋寶知道,改變曆史有多難,他自己現在就處於曆史中,改變曆史,是不是會讓他憑空消失,他都不知道,不敢貿然亂試驗。

    韋寶所指的改變曆史,是重大曆史事件,比如大明滅了建奴,或者建奴提前滅了大明這樣。

    這都是直接改變了曆史走向的啊。

    另外,韋寶也不關心誰滅誰,韋寶更關心的是底層老百姓,不想看到最底層老百姓過苦日子,白白送死。

    “陛下,微臣實在是沒有什麽想法,至少現在沒有,要是微臣以後想出來了,一定與陛下商量。”韋寶隻能推脫道。

    朱由校聞言,很是失落,歎口氣,然後點頭道:“那好吧,小寶,你剛才不是說大明還有許多問題嗎?你接著說吧。”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