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0945 胥吏】(3/5)

作者:軒樟字數:12456更新時間:2020-04-24 02:45:48

    發展潛力不一樣。

    新科進士如果出任知縣,大多如喪考妣,很多士人會感覺仕途無望。

    因為,明清時期的士人,如果做地方官,大多都是知縣、知州等官,很少能夠做到知府、道台的,更不要說,尚書、巡撫之職。

    而做京官,雖然起點也不高,但是隻要堅持下去,升遷還是不成問題的。

    尤其是庶吉士,更是多方拉攏的對象,因為他們的未來不可限量。

    後來更是出現了“非進士不入翰林,不翰林不入內閣”的傳統。

    俗話說:“朝中有人好辦事”,有人就代表著資源,也就是靠山,而有了靠山,升遷就會很容易。

    傳統政治中,黨爭很嚴重,隨便加入一方,就算有了靠山。

    即使不想卷入黨爭,在都城幾十年,幾個朋友還是會有的。

    說不定以後哪個發達了,順便就可以捎帶一下自己。

    還有的京官,如果有機會做侍講學士,給太子當老師,以後前途更是不可限量。

    明朝著名的政治家高拱、張居正都曾做過太子老師,後來都成為內閣首輔。

    而地方官,除了上級領導之外,很難找到自己的資源和靠山。

    所以,地方官想要升遷就很難了。

    名臣於謙在任地方官時,因為入京述職時,不肯賄賂權臣王振,最後竟被投了大獄。

    因為朝中無人,沒人願意幫他。

    最後,是當地百姓群情激憤,聯名上書,王振迫於壓力,才把於謙放了。

    但是,做地方官的,很少有人能做到於謙這樣的威望。

    地方官政務複雜,例如知縣,不僅負責審案判案,還負責稅收、徭役等各種任務。

    不僅工作多,而且壓力還大,有各種考核,極易出錯。

    朱元璋時期,地方官每年都要到戶部報告財政收支,戶部審核通過才能結算。

    但是,因為牽涉到一個州縣的財政,所以,經常會出錯。

    如果有賬對不上,這就需要地方官回到任職地,重新造冊,然後再蓋上機關大印再來戶部核查。

    但是,古時候交通不方便,來回可能就要折騰幾個月。

    所以很多地方官會在出發時,帶著蓋上機關大印的空白印冊備用。

    這是元朝的慣例,在明朝初期也沒有被禁止。

    後來,朱元璋發現此事,認為欺君罔上,竟然下令所有主印官員處死,副手以下杖一百充軍,這就是著名的“空印案”,共牽連上萬人。

    明朝著名學者方孝孺的父親,也死於此。

    遇到王朝末年,各地農民起義,地方官更是可能性命不保。

    張鶴鳴之所以不願意在遼東任經略,就是因為後金當時鬧得凶。

    明朝官場稱:“州縣官猶如琉璃屏,觸手便碎。”可見地方官壓力之大。

    而相對來說,京官的工作任務較輕。

    尤其是明朝的很多言官,後來更是為罵而罵,沒事找事。

    京官很多時候,都在忙於一件事情,那就是爭權奪利和討好皇帝,而不是把主要精力放在工作上。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