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百七十六章 山*東地震(八)(1/3)

作者:孤獨麥客字數:8580更新時間:2019-02-06 01:12:22

    郭普夏剛剛從鄖陽府返回,老實,這一路上並不太平。..

    去的時候,為了防止被清軍細作偵悉,他是在位處順軍控製區的武陵縣下的船,然後一路跋山涉水,曆時數月之久,在左營派來接應的部分精兵的護衛下,艱難前行,繞了一個大圈,才最終抵達了劉忠貴大營所在地的房縣——當然,他的此番行動也是提前給長沙李來亨報備過的,但不知道是不是認為東岸私下接觸其朝內統兵大將而不悅的緣故,李來亨始終沒有隻言片語過來,既不同意,也不反對,就這麽含糊著了,也是詭異。

    固然,東岸人私下裏接觸順國統兵大將是不妥,但問題這麽多年一直都是如此。當年李過在位的時候,因為局勢艱難、朝不保夕,再加上他又是劉芳亮、袁宗第、高一功等父一輩老將推舉起來的,因此給予了各營極大的獨立自主權,自己獨獨掌握中營和後營。

    當時是也,東岸人的援助物資很多是通過船隻運抵湖北前線,直接放到各營手中的,這在戰時並無不妥,不過在渡過了生死存亡關頭的這些年,東岸人的這種援助方式就顯得有些紮眼了,因為這很容易被人理解為邀買人心。不過李過在位時比較厚道,沒對這事什麽的,但現在李來亨即位了,有些事就顯得有些不一樣了。

    不過,那又如何呢?以郭普夏的驕傲性子,是不屑於考慮順國人會怎麽想的。在他看來,大順這麽一個國家,完全就是東岸人扶持起來的,不然墳頭草都長老高了。東岸人想做什麽,給你報備一下已經給予了充足的禮貌了,難不成還要等你長沙朝廷批準才能成形?

    東岸人如此“無禮”,左營的劉忠貴自然不行,畢竟他名義上還是大順的臣子,而且真的沒什麽反意,隻不過稍微有些跋扈罷了,故還是派了一些使者前往長沙,攜厚禮拜會,向新君解釋一二,雖然這樣做有多少效果隻有知道了。

    房縣是左營的老巢,直麵兩方麵的軍事壓力,左邊是盤踞川中的吳三桂集團,右邊是清軍的襄陽大營,哪邊都不是好惹的,自來守得那是異常艱苦。當然了,從另一個角度來,大順左營七萬餘人馬占據的鄖陽府、夔州府部分地區釘在清軍兩大集團之間,將其整體割裂了開來,這種戰略上的好處也不可估量,因此大順朝廷對左營(包括在商洛山一帶活動的賀珍父子所部)的支持力度也是蠻大的,就是為了讓他們能持續地在清軍側翼製造威脅。

    郭普夏抵達房縣時已是1669年的春了,這個山區縣的市麵上看起來還算平靜,居民們——起碼有過一半是操陝甘、湖*南、河*南口音的,顯然是順軍家屬——的體格、氣色、穿著也還不錯,這都是能直觀反映一地的生活水平的指標。

    當然了,房縣的生活水平不錯,並不代表左營治下所有地方都如此,這也是不可能的。事實上,以順軍掌握的鄖陽府、夔州府十餘縣數十萬人口來,供養數量多達七萬的大軍是相當吃力的(有時候也得接濟在商洛山中屯墾的賀珍所部近二萬人),不靠外部協餉單靠自身幾無可能——糧食、藥品、軍械、布匹、生活用品等等均無法自給。

    但由於左營盤踞鄖陽府、夔州府一帶蛋疼的交通條件,外界物資運輸過來損耗頗為不,時間長了長沙方麵也有些肉疼,故很多時候還是得靠左營挖掘自身潛力,提高生產力,減少對外界物資的依賴——至少得把最最消耗運力的糧食運輸數量給減下來。

    所以,你便看到了,在素來多山、號稱貧瘠的鄖陽府、夔州府一帶,左營大量種植了庫頁島大泊植物園培育的土豆、紅薯、玉米等雜糧,將以往很多完全無法利用的土地也給利用了起來,這在多山丘陵地帶極為重要。畢竟,在鄖陽、夔州一帶,平地想來都是比較寶貴的,必須用來種植主糧,但除開平原之外的山地,麵積更是廣闊,不利用殊為可惜。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